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缅怀军需编缉响尾蛇跟屁虫礼尚往来
B.平添箴默官邸隔离代根状茎委曲求全
C.急躁赝品脉膊供求率购置税出类拔萃
D.诬赖效尤晕眩国子监红眼病老羞成怒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B.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当乌坎村吸引了大批境外记者关注,山西的干部必然也能感同身受到国际国内问题互联的复杂,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D.如今人们虽然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缥缈难闻,但其精魂却在大地上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正义的筑声又如阳春白雪般飘荡开了。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进行了禽流感专项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B.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现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们只是变得更加小心,将“阵地”从社会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会所。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文学社举办课文中“最美女性形象”评选活动,请从下列人选中任选一个向组委会写一段推荐词。
要求:①用对偶句式;②语言准确,鲜明;③不超过35字。
入选人物:刘兰芝 窦娥 林黛玉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前,武汉市某中学进行月考后,各班级陆续召开家长会,反馈学生的月考成绩。会前,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了“不好好学习的两种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
请你以微博的方式对班主任写的“话”进行评价,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谈凡·高
吴冠中
①每当我向不知凡·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凡·高时,往往自己就先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凡·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②凡·高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凡·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凡·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的太阳。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跟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属于色彩的音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③我从青少年学画时起,一见凡·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这种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古今中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的乏味的图画汗牛充栋,但凡·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显露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
④凡·高不倦地画向日葵。他说:“黄色何其美!”这不仅仅是画家对感觉的反应,其间还包含着对宗教信仰的感情。对于他,黄色是太阳之光,光和热的象征,他眼里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我在瞻仰一群精力充沛、品格高尚、不修边幅、胸中有郁勃之气的劳苦人民肖像!看过凡·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觉永远不会被世间无数的向日葵所混淆、冲淡!凡是体验过、留意过苦难生活、纯朴生活的人们,看到这画当会感到分外亲切。它令人恋念,落泪!
⑤凡·高热爱土地,他的大师风景画不是景致,不是旅行游记,是人们生活在其间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间,是母亲!他给弟弟提奥的信写道:“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土地里去。我告诉你,将你种到德朗特的土地里去,你将于此发芽,别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将会对我说,有在城市中生长的草木,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麦田里……”
⑥他画铺满庄稼的田野、枝叶繁茂的果园、赤日当空下大地的热浪、风中的飞鸟……他的画面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表示一切生命都在滚动。从天际的云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互相在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转,地在摇,都因画家的心在燃烧。
⑦凡·高所画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单纯的色调,也凭其带有强烈韵律感的笔触推进极微妙的色彩变化,就像是流水的河面,其间还有暗流和旋涡。人们经常被他的画意带进繁星闪烁的天空、瀑布奔腾的山谷……他善于在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色线和色点的交响乐中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⑧无数杰出的画家令我敬佩,如周昉、郭熙、吴镇、仇英、提香、柯罗、马奈、塞尚……我爱他们的作品,但并无太多要求去调查他们绘画以外的事。可是对另外一批画家,如老莲、石涛、八大山人、波提切利、德拉克罗瓦、凡·高……我总怀着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特别是对凡·高,我愿听到他每天的呼吸!
(选自《吴冠中谈凡·高》)
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高的绘画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达技巧和内涵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高作为伟大的画家,他的创作有着超越技巧的内在精神。请结合原文,联系现实,思考其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3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