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筒(liánɡ)攻(jié) 黑魆(qū)大腹便便(pián)
B.盛(fù)妆(jìnɡ)入场(quàn)体裁衣(liánɡ)
C.胡(zhōu)桎(ɡù)崭头角(lù) 时不我(yǔ)
D.样(mó)晓(fú)风景(shā)靡之音(mǐ)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来九中街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观者无不啧啧赞叹,为王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创造击掌叫绝。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C.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D.iPhone 5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掉漆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几乎每一家配件厂商都处心积虑,寻找对策。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内存在的“长、空、假”的不良文风不仅降低了党的威信,疏离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更损害了为文者自身的形象,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B.随着寿光地区高污染的造纸和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绿色蔬菜种植环境,影响了驰名全国的寿光蔬菜的质量。
C.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规范了各级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医院不得借口更新医疗设备、购置新的医用试剂为名增加收费项目。
D.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议政平台,许多政府部门陆续建立起官方微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主动采纳民间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4分)
昨日,芦山地震第三天。芦山县龙门乡抗震志愿者总指挥、阆中市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浩只眯了两个小时,他的对讲机几乎没停过。这两天,王浩一行每天在劝返1000多名无法保障自需的年轻志愿者,只留下50~100名有些经验的志愿者组成服务队,试图让志愿服务更加理性和有组织性。
(《新京报》4月23日《龙门乡每日劝返千余志愿者》)
如果你是王浩,你会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且语意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问世,三千多个近几年来生活及网络中的热词都被收录其中,如“微博”“PM2.5”和“被代表”等等。
请你对“网络热词进字典”这一现象发表看法,并给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国家防灾减灾日的徽标。请根据这幅徽标回答问题。(5分)

[注] 三条弧线由上到下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
简要说明国家防灾减灾日徽标的构成要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谈一谈国家防灾减灾日徽标的创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体物。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放弃“人之言”,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不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三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归复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关,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庄子》一书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处含有哲学意义。它将美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的美,这是相对的美;一是道之美,这是绝对的美。前者称为小美,后者称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属于人的理性的视界,是人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而后者不涉及人的理性,是人类评议所不可分别的浑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为之美,后者为造化之美。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庄子认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没有外在的审美,有外在的审美,就是认识,是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不言之美排除了这样的对象存在的可能性,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在庄子看来,一般的美是知识的判分,是有分别的美;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无分别的美。一般的美不脱离主观性,而主观世界下的美则不是真美。一般的美受制于主体知识的局限,那位因大而高兴而跳跃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样的美的结论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的美是一种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达到“共美”。一般的美都有标准,而无言之大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
从根本上说,庄子以为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以知识去解说天下,到底是“小识”;而无知无识,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这就是大识。大识就有大得,大得方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显然,庄子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美的本体,而美的创造应该循此为道。一切自然显现的都是美,而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体。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与“不言之美”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不言之美既是根本的美、绝对的美,又是美的本体。
B.不言之美是人类语言所不可分别的浑然、造化之美。
C.不言之美是可以部分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而获得的。
D.不言之美是排除外在审美的、没有具体标准的美。

下列对原文相关段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否定对“不言之美”中“不言”的错误理解入手,提出“天之言”的正确呈现方式,即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B.第二段指出“不言之美”的三个理论层次,即确立了它的本体的地位,它是美的最高标准,天地之美与人的世界相关。
C.第三段指出庄子将“不言之美”和一般的美分别称为“大美”和“小美”,并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D.第四段从根本上对庄子的“不言之美”再做出阐述,指出不言之美是美的本体,无知无识,就是大识,就是大美。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具体标准的美,是知识之美,是有言之美,不是真美、大美。
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不言之美也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
C.庄子认为绝对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D.知识是人达到“不言之美”境界的最大障碍,去除知识,则可到达。
来源:2014安徽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21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