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孔子热也延及全球。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学说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

A                 B                 C               D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割岛、赔款、五口、税款”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将贵州省的旅游归纳为:一栋房子(如下图),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这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召开了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屈辱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右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指的是

A.西安事变 B.围剿红军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中共七大召开,全党空前团结
D.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全民族抗战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

A.严复 B.张骞
C.张謇 D.詹天佑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迷信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希望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一国两制”的构想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科技改变生活
C.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 D.战争与和平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A.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C.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爆发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右图,其中圆圈的连线标志着

A.“三国协约”形成 B.“三国同盟”形成
C.反法同盟的形成 D.拿破仑帝国形成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材料应该出自

A.雅尔塔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北大西洋公约》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次大战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取得独立。其中印度、埃及和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依次分别是

A.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 B.尼赫鲁、卡斯特罗、纳赛尔
C.阿拉法特、纳赛尔、卡斯特罗 D.尼赫鲁、纳赛尔、阿拉法特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矛盾
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D.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清史稿》
材料三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四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全传》
材料五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召唤着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鞭策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德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014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魏源“制驭外夷”的主张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说明其结果。(3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材料四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开始标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了解历史】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请写出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时代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
【感受生活】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图一       图二      图三
(2)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学以致用】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4)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5)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请回答:
(1)公元七世纪日本“仿效”中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写出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2)在明代被我国沿海军民剿灭的日本侵略势力是什么?近代日本又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3)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矛盾冲突如何?
(4)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两个日期确立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来源:2014届江苏阜宁市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