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按要求填空(6分,每空1分):
(1)女也不爽,                     。(《诗经 氓》)
(2)                     ,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3)榆柳荫后檐,                     。(《归园田居》)
(4)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5)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6)                      ,悠悠我心。(《短歌行》)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亦足以畅叙情幽:幽深内藏的。②况修短随化,终于尽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相似。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②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尚:尚且。
D.①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名:命名。②而又不随以怠:停止。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各项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有泉出     一一咏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不随以也  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
C.有穴然     卒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长清僧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八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还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卸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①。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属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②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①【兰若】即寺庙。 ②【俾】,动词,使,把。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魂适相,翕然而合(遇到)
B.众谓新,未应远涉(病愈)
C.吾师已物化(刚刚)
D.友人或至其乡,敬之。(拜访)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是

A.不异之其再生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哉!
B.厮仆还问山东长清县,知否?
C.家人为妄,共提耳悟之后公子家屡舆马来
D.魂适相值,翕然合,遂渐苏年仅而立,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长清僧因为意外去世,借富家子打猎坠马而亡的机会托身富家公子,得以重生。
B.长清僧虽然托身为富家公子,却始终保持当僧人时的生活习惯和信条,静心打坐,不吃荤,不近妻妾。
C.因为长清僧魂魄未散,所以公子不需要别人带路,就能直抵寺院,并由寺僧带路去看自己的坟墓。
D.托身公子的长清僧一回到寺庙就不再回到自己托身的故绅家,任凭夫人多次哀请也绝不改变心意。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
(2)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
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客心如水水如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体现作者的“愁”?
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死了,20岁的觉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但他不久就发现了这个家庭的勾心斗角。二叔早就死了,三叔克明跟他比较接近,四叔克安和五叔暗中和他作对,他不得不极力避免和他们冲突,以便过几天安静日子。(《家》)
B.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觉民,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
C.觉民在觉慧的帮助下成功逃婚。高老太爷得知此事后一度十分生气,但在临死前还是向觉民妥协,不再提原来的婚事。最终觉民和琴排除阻碍走到了一起。(《家》)
D.瑞珏知道了觉新和梅过去的关系以及觉新为什么特别喜欢梅花的原因,她主动找梅交谈,梅坦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瑞珏回去后内心非常痛苦,好多天不理觉新。(《家》)

E.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家》的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⑥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而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注】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②无违:不要违背礼节。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④御:驾驭马车。⑤孟孙:指孟懿子。⑥鲜:少。
在第二则语段中孔子为什么一再强调孝道?请简要概括。
在第一则语段中孔子列举“生”“死”两件事要阐述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城市的高处
许 锋
(1)由房间的阳台能看到山。山上的树郁郁苍苍,很浓密,很阴翳。山势自远而来,宛如一支征战的部队。山体与楼群的接壤处,就不让山随心所欲了,而是生生地被切开,浇筑了水泥,免得突如其来的山雨冲得泥沙俱下。
(2)我的目光几乎与山上的树是平行的,能看得见树梢——树上的鸟。任何鸟,大约都喜欢在高处飞翔。鸟是自由自在的,而我所处的高处或低处,更多时由不得自己。
(3)住在城市的高处,好处是就望得远。即便在楼群像丛林那样密布的繁华地儿,高处依然可以望得远。目光可能四处碰壁,但心一定是高远的。若心也被截断和阻隔,但思想,一定是高远的。
(4)我就觉得,每一位进入城市的人都是思想者。每一天,每一步,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以思考的状态开始或结束。那是与他曾经面对的庄稼截然不同的姿态。庄稼能听得进去所有的意见,能包容所有的缺点,能用一生的时间去抚慰伤痛。更多的庄稼一生都在低处,土生土长。一生都是低姿态。
(5)城市原本就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高才能抵御和防患。这是城市与生俱来的秉性。之后的时间,城市用一生又一生的时间在拔节。有时连眼睛都不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城市紧张的张望和攀援的时间里,北方或南方的庄稼,却把一生中的很多时间用于冬眠,以便养精蓄锐,让自己更本质地生长。
(6)每一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有自己的高度,居住的高度,劳作的高度,说话的高度,生存的高度。之后是否能在原有的高度上节节高,或步步为营,或颓败,有时身不由己。这时,该知道,很多城市的成长完全不在意人的态度。因为人左右不了城市。
(7)黎明时,我看见山上绰约的树影,仿佛还有氤氲的雾气。树头在摇晃,分明有风。那些树像城墙的堞,宛如古代的战士正严密地注视着域外的风吹草动,黑魆魆的一排,又一排,成一条直线,又有点圆弧。这是从我这个角度掠到的风景。有些树,甚至高出了楼群的顶端。这时你或许觉得正接近乡村,你看,树与乡村有关,风与乡村有关。唯一不同的是这楼。乡村没有与山等高的楼。若想看山,看山上的树,就登到山上去,可劲地看。
(8)在乡村,没有谁愿意住到高处去。但进入一座城市之后,很多人的第一件事便是登高望远。很多城市也提供了类似炮楼的观景台。这时人们的心念,就是一口吞了城市,满脑子是占有欲。占领,每一个进城的人都有这种心态。无非有的人念头一闪而过;有的人咬牙切齿地打赌;有的人望而生畏,灰溜溜地走了。没有哪个人去城市甘愿当平民,都想当皇帝。
(9)人的一生,若有功成名就之时,十之有九成于城;若有一蹶不振时,十之有九败于城。很少有人能在乡村成名。陶渊明归隐成名,重在一个“归”字。诸葛孔明若不离开乡村,哪里有《出师表》流芳千古。
(10)乡村的秉性是让进入和归隐的人仍然有尊严,因为庄稼在低处。大家奔着庄稼和土地而来,心里蒸腾着泥土的芳香。庄稼满目含笑,亲和无比。而城里的人一生的愿望就是攻城略地,这个说法有些宏伟了。一套房,一张餐桌,一个写字台,三两张床,三两个人,而已。
(11)我正在城市高处。这时的风景,有大块的云朵,能看得见甲虫一样的车,如过江之鲫的人,能看见炮筒子一样的楼,能看见猴屁股或斑秃一样的屋顶。自然,也看见了鲜艳、时尚、活力。
(12)高处不惊乃雍容,低处不寒乃欢颜。
(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第⑨自然段作者举出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例子,意在说明乡村对一个人成名的重要作用。
B.作者用“高处不惊乃雍容,低处不寒乃欢颜”结尾,既流露出对城市高速发展现状的冷静思考,也表达了对乡村平凡而自足的生活的礼赞之情。
C.文章开篇极力描写作者在乡村所见的各种美景,由此引出后面对城市高处种种神秘生活的展现。
D.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将“城市的高处”与“乡村的低处”的境况作了对比,以突出文章的深刻主旨。

E.这篇文章描写了城市生活的繁华和富有,表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请指出第⑤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这篇文章为什么以“城市的高处”为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窕(yǎo)  举酒客(zhǔ)妇(lí)横赋诗(sù)
B.虚(dàn)舍万殊(qū)渔(qiáo)倚歌而(hè)
C.丑(ɡuǐ)流曲水(shānɡ)激(tuǎn)游目怀(chěnɡ)
D.禅(bāo)夫以近(yí)怪(ɡuǐ)所至焉(hǎn)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11月3日下午,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驾车与公交车发生刮擦。②交警部门查实,孙杨系无证驾驶。③孙杨所在的体育学院及本人也先后发表声明并道歉。④公众人物被爆交通违法,孙杨不是第一个,从高晓松的酒驾到韩红的挪用牌照,每一次都引起很大的风浪(  )。⑤与普通人不同,明星在享受影响力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维护着与之相对应的更大的社会责任
第④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把(  )字改为(  )字
将第④句划线处的文字改换成一个四字格成语。

  
 
 
 

第⑤句划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山坡上如织锦的田畴,现出成熟的庄稼,色彩斑斓,白色的房舍点缀其间,炊烟袅袅。那景象,真真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B.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热烈的红色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诞生了美轮美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
C.有关专家认为,方便食品将是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主食上,方便面则是首当其冲,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D.这家饭庄已经过彻底翻修,与他当年光顾的时候大不一样;加盖了楼层,营业面积扩大了几倍,内外装潢也有天壤之别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指出下面文段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对记者强调:“别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和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他说:“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钱文忠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成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
⑴这一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⑵参照这句话,请你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按要求任选一题完成。⑵角度自选。⑶立意自定。⑷标题自拟。⑸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