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关于文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 
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全国音乐选秀节目陷入全面混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央视综合频道的《梦想星搭档》等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反映“音乐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言和文字水平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能从下列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
①民族传统文化 ②民族团结精神 ③文化创新能力 ④法制的不断健全 ⑤民族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7项新增世界遗产。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巨型小黄鸭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2007年创作的,它的足迹遍及荷兰、美国、巴西、日本、澳洲等地。作为和平的象征,它爱环游世界,散播快乐与爱,所到之处均引来“粉丝”们的热烈追捧。2013年9月6日大黄鸭正式亮相园博园,开启首次京城之旅。这告诉我们(    )

A.世界文化具有一元性 B.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C.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入乡随俗”表明了(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通性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

A.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C.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等都是大众传媒
D.当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就不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明(    )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能产生深刻影响
C.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D.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提出“为政在人”,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人治观念已经沉淀到民族精神的血液,以其强大的惯性冲击并干扰着当前法治秩序的建构和存续:长官意志、家长制作风和父母官思想在国家公职人员队伍中大范围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批条子、打招呼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时有发生;特权意识浓厚以致违法乱纪更是不一而足。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往往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传统文化是糟粕,应全面剔除 
③对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云:“劝君莫打三更鸟,儿在巢中盼母归。”现代社会要求保护野生动物,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表明传统文化(     )

A.内涵基本不变 B.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时明广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持色,是新时期广东人民开创新事业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索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到丰富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前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增收了诸如“团购”、“云计算”、“PM2.5”等新词语和其他词语3000多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涌现的新事物、新变化。这表明(  )

A.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B.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是文化创新的障碍
C.文化创新能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D.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 “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通过调动一切视听手段,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把历史的细节带进现实。节目别具一格的讲述风格深受百姓喜爱,开创了科教栏目的新样式。这体现了(    )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B.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
C.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创新源于人民群众的需求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中国人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行为,我们应该(    )
①在传播、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面向世界,西化中华传统文化
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                    
④不抛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过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就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活动(     )

A.缘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B.是政府改造落后文化的表现
C.表明腐朽文化在我国已经泛滥成灾 D.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1年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
材料二:雷锋精神是美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世界之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美,值得我们尊重。正如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文化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角度,说说雷锋的成长足迹和雷锋精神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2)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材料二: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文化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