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

A.海水晒盐 B.牛奶制酸奶 C.液态空气制氧 D.干冰气化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 B.盐酸 C.大理石 D.胆矾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物质是

A.H2S B.S C.SO2 D.SO3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 B.碳酸钠 C.木炭 D.一氧化碳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炼钢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FeO +Si 2Fe + SiO2,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A.FeO B.Si C.Fe D.SiO2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B.水结成冰,体积发生变化,说明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氧气需加压后贮存钢瓶中,说明氧分子间有间隙
D.双氧水分解能生成氧气,说明双氧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硝酸银在光照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分解反应:2AgNO 32 Ag +O2 ↑+2X↑ ,则X的化学式是

A.NO2 B.N2O3 C.N2O D.N2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 CuOCu + CO2
B.Ca(OH)2+CO2→CaCO3↓+H2O
C.2H2O H2↑+O2
D.Na2CO3+H2SO4 →NaSO4+H2O+CO2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分散到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硝酸银 B.硫酸铜 C.氯化银 D.氧化铁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制霓虹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B.盐酸用于除铁锈——盐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微溶于水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其目的是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延迟燃料燃烧的时间 D.增加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氧化铜、锌和氯化钡溶液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摩尔氧中约含有6.02×l023个O2
B.1摩尔CO2含有2个氧原子
C.1摩尔CO2的质量为44克/摩尔
D.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6.02×l023个微粒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跟灼热氧化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都可采用相同的实验装置
D.反应后产物中的氧都来自于氧化铜中的氧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N2中混有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HCl溶液中混有H2SO4(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D.CaO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反应过程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甲、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CuSO4、Ca(OH)2、KNO3
B.Na2CO3、HCl、BaCl2、AgNO3
C.HCl、KOH、H2SO4、MgCl2
D.NaCl、Fe2(SO43、KCl、Ba(OH)2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②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③在炒菜时,若将食盐或食盐水溅到煤气的火焰上,火焰就呈      色。
④农业上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化学式是CO(NH22。它由     种元素组成,尿素的摩尔质量为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①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③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其反应,设计实验3。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了,其原理是利用            。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若用检验生成物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所用的试剂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Ca(OH)2
0.173
0.165
0.121
0.094
0.076
NaOH
31
91
111
313
336

 
①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②40℃时,将20g水配成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克。若将40℃时422克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克。
③80℃时含有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④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 此时甲乙两杯溶液中         

A.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乙的相同
B.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
C.甲的溶质的质量小于乙的 
D.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在探究铁、铜、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通过实验Ⅰ和Ⅱ可比较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们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观察到实验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小组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金属X、Y溶液分别是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室用30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得到25.4g剩余固体物质。试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摩尔。
②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探究物质组成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Ⅱ.在A装置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是由H2、CO和H2O(气体)组成,设计上述实验,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有一氧化碳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会导致                        
Ⅳ.下列装置中能制取二氧化碳,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但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同的装置是     。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步骤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Ⅱ.步骤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Ⅲ.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         ;沉淀B中除含碳酸钙、碳酸钡外还含有       ;在步骤⑦中若加入的盐酸略过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原因是      
Ⅳ.写出步骤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Ⅴ.实验最终所得的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整个过程中产生新的NaCl的反应共有      个。

来源: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