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qí的毛白杨,伸着绿如翡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瘠的古松,展着如虬龙般的枝丫向你问好;这里有争y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不zhù立流连!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在反腐地位得到确认后,王岐山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落实,一个是路径选择。
B.飞机坠落在陆地、山间、和海上,生命存活的时间不一样。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B.有些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C.陆老自从中风以后,身体动弹不得,浑身麻木不仁
D.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2) 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_。
(3)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4)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6)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表达了壮志难酬,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6分)
右边的插图源自作家________的名著《________》。 (2分)

请结合课本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说说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 (3分)
                                                                     
右图的情节表现了鲁提辖怎样的精神品质? (1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第四期校刊主题是“爱鸟”。你也是这一期校刊的编辑之一,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设计栏目】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栏目名称。(1分)
栏目名称:                                                                                                  
【课内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鸟”早就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入诗入文。
①请仿照示例,写出含“鸟”字的诗句。(2分)
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请说说《海燕》一文中高尔基赋予“海燕”这种鸟的象征意义:
                                                                            
【课外实践】电视台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50多岁的张姓男子为了轻松捉取麻雀,在食物里拌上农药,撒在田间,引诱麻雀啄食,结果毒倒许多麻雀。作为一位爱鸟人员的你,有机会见到这个人,相信你有很多的话想对他说,请写下来。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池鹤》一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诗中描写池鹤外形气质之美的句子是
答:                                                                      
请对“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两句作简要赏析。(2分)
答:                                                                                                                                                       
说说尾联“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完成后面题目。(10分)
①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②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1952年12月5日至10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清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
③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可见,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之大。
④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⑤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⑥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⑦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同时,欧盟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⑧此外,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同时,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发布的空气质量情况。
伦敦治理雾霾采用了哪些手段?分点简要回答。
答: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第三段中仅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在“伦敦大雾”中死亡的人各种病例都有。
答:                                                                                                                                           
请依据本文内容和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
答: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吕宏的《说说“浅阅读”》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①一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厚薄不一的各类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这就是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一位领导同志曾谈到,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③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消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④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⑤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的原因。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⑥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我们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第④段加点词语“临时抱佛脚”在文中的意思又是什么?(3分)
答:                                                                        
第⑤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徐学平的《母亲那碗腊八粥》一文,回答后面题目。
①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②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
③据老辈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过上了好日子,为了铭记当年被财主关进房子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④传说故事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了这个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
⑤每到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豌豆、黄豆、红豆、绿豆、高粱等粮食作物之外,还可加入青菜、茨菇、荸荠、红枣、白果等蔬菜和干果。听母亲说,据“腊八”一词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时都是以凑齐八样为宜,搭配可随各人喜好而定。
⑥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但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其中,花生米是母亲用菜刀在面板上挨个切成碎块的,喝着母亲的腊八粥,每当嚼到里面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
⑦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每当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待到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
⑧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腊八粥也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选文有改动)
第③段插叙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故事有哪些作用?
答:                                                                         
赏析下边的语句。  
(1) 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答:                                                                            
(2) 她将豆油在锅里烧热,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请结合加点词赏析)
答:                                                                       
与小时候的腊八粥相比,现在城市粥店里的腊八粥用料又多又好,可作者“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链接】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选文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吃腊八粥的情景,两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 留在心底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张桥初中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