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写汉字。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其bó(    )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yùn(  )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diàn(  )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追sù(   )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概述岁月漫长、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 ________。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①我们俩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②他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把茶叶放到手掌,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③“啊,你来看看我的胳膊!”一边说一边卷起了袖子,“你看肿得多么厉害,现在还好多了呢!你姥爷当时简直是发了疯,我用这条胳膊去挡,想把那树条子档断,这样趁你姥爷去拿另一条柳枝子时,就可以把你抱走了。
(1)以上语段均出自苏联作家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它讲述的是        (小说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请你根据阅读印象,写出以上三个小说片段中的“他”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近来,我市“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专项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原因探究】从下列两则材料中,探究治理污水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近年来,我市部分溪流边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溪水已被浸染变色,远远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构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成为我们每个台州人的美好愿望。
材料二:台州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一个外地游客说:“台州治理污水还是蛮有成效,但是长效机制还有待健全,否则会影响台州这个生态城市品牌的形成。”
【现场纠偏】 某中学邀请某专家于3月24日下午3:00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五水共治知识讲座”,他们拟写了一则海报。看到海报(见右图)后,你会提醒他们在海报中添加哪些内容?

【板报宣传】某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下列材料中能为“珍惜水资源”栏目所用的两项的是(   )(   )2分)

A.水是生命之源。是它,孕育了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生命的能量。
B.长期饮用矿泉水能补充膳食中钙、镁、锌等营养素的不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C.生活中几个节约水的方法:可以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用洗菜的水浇花,还可以用残余的白开水擦桌子。
D.水喝多了会导致细胞盐分丧失,美国有人一下喝了21瓶矿泉水最后导致死亡。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揣摩第④、⑨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2分)
⑴“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赏析品味文中划线句。
(1)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2)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
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2分)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话说唐装
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海外各国就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传统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④现在唐装的款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在面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的唐装在款式上既保留了传统唐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式服装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例如,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那样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唐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传统唐装中的旗袍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有很多面料也可以用来做唐装,像用牛仔布、棉麻布做出的唐装,效果也不错。 
⑤一个民族的衣饰特色,渗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唐装使中国人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男人身着唐装,神采飘逸,一派儒雅;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唐装,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它用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
 选文②-④段依次介绍了①、 ②、③等内容。
答:①                                                      
 请你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概括说明唐装在款式上进行了哪些改良?
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分别印证了选文中所介绍的唐装的哪方面内容?(4分)
【材料一】真皮唐装已面市并开始慢慢流行开来。真皮与唐装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唐装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使唐装显得更加挺括俊美。
【材料二】唐装的图案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像表示高洁典雅,用梅、兰、竹、菊等花卉;表示福寿喜庆,用福、禄、寿、喜等文字;表示吉祥祝愿,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纹样。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而且展现了中国人的风采。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丰乐亭游春(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诗歌写了哪些景物来体现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
诗中“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伤 仲 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根据文意,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其诗以养父母、族为意(     )(2)不能前时之闻(       )
(3)泯然众人矣(      )      (4)于材人远矣(      )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并自其名 愿市鞍马          B、则受于人者不至也 此之谓乎? 
材人远矣 则受人者不至也   D、不能称前时  仲永通悟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②饧:读táng,同“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明名医戴原礼至京 (      ) (2)一医家术甚高(      )
(3)而告之曰 (      )          (4)偶一求药者既(      )
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谈谈文中“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  (3) 书写工整规范。

来源: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