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汽车使用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运动设施或器材没有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胶跑道 B.尼龙跳绳 C.铸铁铅球 D.乒乓球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化锆(ZrO2)是一种高级耐火原料,其中锆元素(Zr)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中错误的是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银不是银 B.干冰不是冰 C.食盐不是盐 D.纯碱不是碱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从图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氧的元素符号 B.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C.氧原子核内质子数 D.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马头墙是“三坊七巷”的标志建筑,它的防火作用是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燃烧温度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C.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水的两种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变化Ⅰ中加热后水分子间距离不变
B.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C.变化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变化Ⅱ不遵守
D.变化Ⅱ中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数目比为2 :1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不法商贩以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真假黄金,下列物质无法用于鉴别的是

A.氯化钙溶液 B.氧气 C.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干燥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一段时间后蓝色石蕊试纸能明显变红的是

A.Ⅱ B.Ⅱ和Ⅳ C.Ⅳ D.Ⅲ和Ⅳ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四类新材料——玉米塑料由乳酸(C3H6O3)合成。下列关于乳酸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 B.完全燃烧可生成CO2和H2O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3个水分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分析下列与食品有关的物质,回答问题:
① 碳酸饮料中常加入防腐剂——苯甲酸(C6H5COOH)。该防腐剂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 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如下图),其干燥吸水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图中“不可食用”的原因是              (写一点)。

③ 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还原性铁粉,其脱氧原理是:
常温下铁与           和          共同作用而生锈。
(2)表1为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及有效成分:

名 称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精
功 能
有效清除污垢与异味
漂洗使衣物色彩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表1
①不宜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欲测定“洁厕灵”的酸碱度,可选用      (填标号)。 
A.pH试纸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② 往“活氧彩漂”液体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
原理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 ,则X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盆栽”中,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果子”通过短线与花盆“X”相连接(“    ”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⑴ 已知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
若X是氧气,通常状况下,甲、乙为固体,丙为气体。
① 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② 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已知甲、乙、丙均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① 若甲是碳酸钠,丙是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则物质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写出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X是碳酸钠,则X与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关系成立的有         (填标号)。
A.X  酸      B.X     碱  C.X     盐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各种氮肥的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图的工艺流程,回答问题:
① 流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② 流程Ⅱ中氨气与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一氧化氮,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 在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 在t1℃时,将3 g乙物质加入1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③ N点表示在t2℃时甲物质形成的溶液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④ 欲使甲溶液从状态M变化为状态P,简单的操作步骤为:
                                                 。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面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标号①仪器名称是                   
溶解粗盐过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过滤后的滤液仍较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标号)。
A. 过滤器内滤纸的高度低于漏斗边缘
B. 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的高度
C. 实验中滤纸被划破
(4)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实验二】配制5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1.0 g/mL)
(2)称量:如图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        g 。    
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 ”、“50 ”或“100 ”)mL的量筒准确量取      mL水。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配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12所示标签。

[反思]
(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若将上述50 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

(1) 图14中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2)计算7.9 g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解: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10-3 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         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理论值。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的原因是          (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
C.部分氧气溶于水
(4)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 g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来源:2013-2014福建省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