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在生活、生产中为增大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食物放在冰箱中
B.塑料制品中添加抑制剂
C.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D.燃煤发电时用煤粉代替煤块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装满气体X的试管倒置于装有液体Y的水槽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气体X
液体Y
试管内现象
A
NH3
滴有酚酞的水溶液
充满红色溶液
B
NO2

充满无色溶液
C
SO2
滴有品红的水溶液
无明显现象
D
C2H4
酸性KMn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铝热法炼铁:Fe2O3 + 2Al 高温 Al2O3 + 2Fe
B.工业上用NH3制备NO:4NH3 + 5O2高温 4NO + 6H2O
C.向受酸雨影响的湖泊中喷洒CaCO3粉末:CO32- + 2H+催化剂 H2O + CO2
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粗制的CuSO4·5H2O晶体中含有Fe2+。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少量H2O2, 然后再加入少量碱至溶液pH=4,可以达到除去铁离子而不损失硫酸铜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CuSO4·5H2O晶体时要加入少量稀H2SO4
B.加入H2O2,将Fe2+氧化,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
C.由于CuSO4的催化作用,会使部分H2O2分解而损失
D.调溶液pH=4的依据是Cu(OH)2比Fe(OH)3更难溶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铆钉被氧化而腐蚀
B.若水膜中溶解了SO2,则铁铆钉腐蚀的速率变小
C.铜极上的反应是2H+ + 2e- ="=" H2↑,O2 + 4e- + 4H+ ="=" 2H2O
D.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脂,能防止铁铆钉被腐蚀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3CH4(g) + 2N2(g)3C(s) + 4NH3(g)  ΔH>0,在700℃,CH4与N2在不同物质的量
之比[n(CH4)/n(N2)]时CH4的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H4)/n(N2)越大,CH4的转化率越高
B.n(CH4)/n(N2)不变时,若升温,NH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比a点的大
D.a点对应的NH3的体积分数约为26%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g) +2X(g) ="=" 2HX(g) ΔH3<0
B.途径Ⅰ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 = ΔH2 + 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分子化合物PPTA树脂、PF树脂、脲醛树脂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R—NH2 +  R—NHCOCH3 + CH3COOH    (R为烃基)
(乙酸酐)
II.  (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并缩聚成高分子。
(1) 由苯合成A 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的反应类型是      
(3)条件a选择的化学试剂是      。 
(4)E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PPTA树脂的结构简式是      
(5)高分子化合物PF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      
(6)W中只有一种含氧官能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b. M与HCHO互为同系物
c. W的沸点高于C2H6    
(7)Y→W时,条件ⅰ、ⅱ转化的官能团分别是            
(8)合成脲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      。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电解饱和NaCl溶液获得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为便于储存,要将氯气液化[ Cl2(g)  Cl2(l)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更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_______。
② 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       
③ 氯气含量检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Cl2在Pt电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4)质量标准要求液氯含水量(以1 g氯气含水的质量计)<0. 4 mg,含水量超标会严重腐蚀钢瓶。液氯含水量的测定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P2O5 + 3H2O = 2H3PO4;Cl2与P2O5不反应。)
①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c装置的作用_______。
② 检测液氯的含水量,根据上图,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烧碱所用盐水需两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Fe3+、SO42-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 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 滤液用盐酸调节pH,获得一次精制盐水。
(1)过程Ⅰ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2)过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g)如下表:

CaSO4
Mg2(OH)2CO3
CaCO3
BaSO4
BaCO3
2.6×10-2
2.5×10-4
7.8×10-4
2.4×10-4
1.7×10-3

     ① 检测Fe3+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
② 过程Ⅰ选用BaCl2而不选用CaCl2,运用表中数据解释原因______。
③ 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④ 检测Ca2+、Mg2+、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 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② 盐水b中含有SO42-。Na2S2O3将IO3- 还原为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 过程VI中,在电解槽的阴极区生成NaOH,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
(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 置
现 象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ⅲ. 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 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 验
内 容
现 象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未变蓝
实验2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试纸变蓝

 a. 浅棕色气体是______。
b. 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
c. 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 置
现 象

ⅰ. 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 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①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② 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实验结果证实:NO3在酸、碱性环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铝单质,产生含氮化合物。习题中的无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来源:2013-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