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外向型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其生产活动主要分布在开发区。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各省区外向型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政策 B.交通、劳动力
C.技术、市场 D.交通、政策

外向型制造业布局在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机会 B.减轻环境污染
C.节省内部交易成本 D.减少职工工资支出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00年和2009年天然氧气生产量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B.湖北
C.江苏 D.黑龙江

导致该省2009年氧气生产量小于1900年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围湖造田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1981~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①、③、②

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

A.城市化进程减缓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C.中小城市大量涌现 D.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为某河段平面图,图B为图A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C示意图A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A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B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6月 D.10月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4)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旱灾对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6——环境保护】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演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来源: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