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口岸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进行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是

A.甲:百日维新乙:戊戌政变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B.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领导了反对旧政权的斗争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明时节,小明和父母去扫墓,在拉萨金珠路一座纪念碑上看到这样的碑文“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洲赞叹”。 以下成就与碑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落月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次南方谈话的背景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部署的提出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大量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学习俄语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据此判断该记载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 B.苏联出兵东北,对日作战时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后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变化的柱状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战争
C.工业化进程 D.第一次世界大战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上述材料表达的信息不包括

A.改革的目的 B.沙皇的矛盾心理
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之后,苏联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说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D.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使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抗战胜利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⑤台湾终于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①是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警示我们要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回答下题。

“防空识别区”的设立,有利于我国更高效地维护领空安全和海洋权益。近代以来,维护我国领空安全和海洋权益的相关史实包括
①洋务运动  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④抗美援朝  ⑤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中国宣布划设包括钓鱼岛在内东海防空识别区,对在此区域不配合或不服从命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处置措施。这有利于

A.彻底解决中日的领土争端 B.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C.与日本争夺海洋霸权 D.中国主导国际事务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
(1)图一、图二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这两幅图片呈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特点?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时间
合义和丝厂
楼景晖
浙江萧山
1895年
张裕酿酒厂
张振勋
山东烟台
1895年
苏纶纱厂
陈润庠
江苏苏州
1896年
通久源纱厂
严信厚
浙江宁波
1896年
通益公纱厂
庞元济
浙江杭州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夏粹芳等
上海
1897年
源昌碾米厂
祝大椿
上海
1898年

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时,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中国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民主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应运而生。
材料二:2013年10月和2014年3月在全国开始实施新出台的旅游法和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全国人大计划制定网络安全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
材料三:

(1)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在我国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背景。
(2)请你分别指出材料二、三中的治国的方略和制度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②的国情依据有哪些?材料三制度的共同作用怎样?
(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带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来源:2014届河北邯郸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