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纯碱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钛合金表链 B.紫砂壶 C.手机塑料外壳 D.真丝围巾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 + 5O2 P2O5 B.2NaOH + H2SO4 Na2SO4 + H2O
C.CO2 + Ca(OH)2 CaCO3↓+H2O D.2Fe + 6HCl 2FeCl3 + 3H2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
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待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 g 
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___。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2)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棉帽子               B.羊毛衫              C.涤纶运动裤
(3)食用下列食品有损身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用纯碱和发酵的面团蒸制的馒头     B. 霉变的大米       C. 用甲醛浸泡过鸡翅
(4)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①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充电

 

     ②完成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2PbSO4 + 2H2O       Pb + 2H2SO4 + _______。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干冰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易________。
(2)活性铁粉常用作食品双吸剂,利用它可以吸收食品包装袋内的________。
(3)熟石灰常用来处理泄漏的硫酸,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上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是 _________(填序号);
(2)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元素;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 参加反应的A与B的最简整数质量比为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
(2)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表中的元素所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Ca

 
(1)A、B组成元素相同,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C,则C物质是______。
(2)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F俗称小苏打,已知在溶液中D与F反应生成E和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某红色溶液中滴加D溶液,溶液颜色经历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过程,且无气体、无沉淀产生。则原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D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向X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物质Y,溶液变浑浊,在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变澄清、无气体产生。则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O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②X是Na2CO3、加入的物质Y是Ca(OH)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③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消耗溶剂使Ca(OH)2析出;
④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不能再溶解;
⑤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放热使Ca(OH)2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或E。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1)若乙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2)若乙中盛有NaOH溶液,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同时打开止水夹,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再关闭止水夹,发现甲中液体流入乙中,乙中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①写出乙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OH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然而,在化学课上老师向NaOH溶液通入CO2后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可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CO2、H2CO3等物质反应。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学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老师提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方案二: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1)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2.8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来源:2013-2014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