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A.实现社会和谐 B.巩固统治者地位
C.强调民本思想 D.促进儒学发展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之监护法第九条:属于(死者对他人)债务要求的财产,直接地(即不经任何法律手续地)按其遗产份额在共同继承人间分配之。这一规定说明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罗马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罗马法包含私权法 D.罗马法是体系最完善的法律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下列对“社会变革”理解准确的是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D.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取代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学者李靓著《常语》三卷,对孟子极力贬斥。他提出:孔子之道是君君臣臣,孟子之道是皆可以为君,因而造成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他从抛弃训诂发展到公然诋斥孟子,却为宋儒自称继承孔子传统之风开了端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期破旧立新的学风形成       
②为适应社会需要学者提出新见解
③学者为陷入困境的儒学开拓了新路  
④随着经济发展,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学创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与商业发育较早,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政治体制的制约 B.官营企业的排挤、打击
C.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D.重农抑商思想的盛行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投降思想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们不可能在太平洋方面奉行孤立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干些什么都装作看不见:而要采取强硬的反孤立主义的立场,对付共产党在欧洲方面的威胁。”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与美国对立、斗争的政策
B.意识形态分歧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C.美国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
D.新中国拒绝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谈判、交流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分明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把纷繁的国家问题化简;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融合。同时,也郑重地向世界宣告:不屈的中华民族有信心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伟大的实践,再一次将成熟的理论升华。”这首网络诗歌赞扬了

A.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
B.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C.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过去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留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扩大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C.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一直都认为其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合理的,因而当一种与其制度、文化、价值观相异的共产主义产生时,它便毫不犹豫地视其为邪恶的异端,并坚决地压制它、打击它、破坏它。等到冷战开始后,这种思想方式就演变成冷战思维,这种思维直到目前仍不时地影响中美之间的关系。……甚至到今天,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都认为美国对维护世界其它地区的“民主、自由、人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在以宗教“天赋使命”观为底蕴的民族特性的熏陶下,美国认为对外扩张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不仅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被征服地区的利益。
—— 余峰 黄华莉《文化因素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 正在华盛顿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出席了美国九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晚宴,并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的演讲:纵观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来中美关系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结论。第一个结论: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2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1972年发表上海公报时,两国贸易几乎为零,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第二个结论: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第三个结论: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人民网《温家宝: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一观点。
(2)试从国际格局变化的角度,分析二战后中美关系敌对的原因。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次出现危机都安然无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1991年
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3日,意大利共产党更名为左翼共产党。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蒂夫·甘地在参加竞选活动时,被炸身亡。
6月1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
7月31日,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签署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立苏共中央自动解散。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1992年
3月—4月,波黑内战开始。
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4月30日—5月初,洛杉矶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死伤数千人,物质损失逾7亿美元。
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
7月26日—8月9日,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下卷)
概括以上材料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挑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挑战的原因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先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此时,华盛顿还认为英国国王是有道明君,只要下情充分上达,英王就会支持正义,纠正内阁的错误。……不久,从英国传来消息,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发表演说,要对北美殖民地按照“暴乱”罪实施镇压,用血和火来回答大陆会议的“致英王书”。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材料二 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态度的前后变化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先后下令实施“火箭行动”计划和“滚雷”计划,对北越进行持续轰炸,派遣3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岘港登陆作战,美国地面部队开始大规模进入越南南方作战。越南战争由“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在出兵援越的策略上,中国以派出防空、铁道、国防工程、筑路等支援部队形式介入战争,而且不公开宣布,并将支援部队的军事行动限制在越南北方。至1968年3月止,中国先后入越的部队共23个支队32万余人,其中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而美国明知中国在大规模援越,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军事任务,也不予公开点破。
——《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两国在越南问题上的不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采取“有限援越”和美国明知实情却不“公开点破”的原因。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为适之学者……以为今人之言,有其独立自存之领域,而其所谓领域,又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无旁骛,笔不暂停,以致酿成今日‘的底、他它、吗么、巴咧’之文变。”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高谈无政府主义;我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这场“文变“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看待其举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胡适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作何评价。

来源:2014届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