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量为27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D.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医学家发现N2O(俗名“笑气”)在医疗上具有特殊功能。以下哪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与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A.NaClO3 B.NaClO2 C.NaClO D.NaCl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金属元素 B.都属于阳离子  C.属于一种元素 D.都是稳定结构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反应为中和反应                        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 H2O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竹炭中含有竹炭纤维,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竹炭纤维属于有机物
C.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归纳和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境
①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②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③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扑盖
①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②城市拥堵的汽车会产生大量尾气
③工厂排出的烟尘会污染空气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工业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钢制造汽车零部件
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③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
降低稀NaOH溶液pH的三种方法
①加水稀释
②加入MgCl2溶液
③加入稀硫酸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点燃丝线的方法鉴别羊绒和化纤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K2CO3溶液鉴别K2SO4和CaCl2溶液 D.用水鉴别Ca(OH)2固体和氧化钙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Na2C03固体
NaHC03固体
加热
B
Cu
Fe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02
H20
通人盛有过量浓H2S04的洗气瓶
D
C02
HC1
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然后干燥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是

A.NaOH、HNO3、BaCl2 B.Na2SO4、MgCl2、KOH
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溶液逐渐变无色
B.实验③溶液逐渐变蓝色
C.完成实验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丙醇(C3 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C、H、O、Ca、Na”五种元素,请按下列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②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质是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④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x为     。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图            
②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的阴离子符号为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2)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0 g水 X Y  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3)把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可行的是               (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NaCl固体     C.蒸发溶剂
(4)提纯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 可采用         方法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Ⅰ.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1)2012年4月17日经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震惊全国.据悉,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     (填“元素”或“单质”或“元素”)。
(2)我市盛产的海产品鱼虾中富含基本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中的     。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填“能”或“不能”)。
Ⅱ.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塑料制品属于      
(2)棉花、羊毛属于        
Ⅲ.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1)开发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甲为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化学式A              D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溶液G与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          ,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经济开发区将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了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请填写:

氯碱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同时得到氯气和氢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钛冶炼厂氯化车间的氯化过程发生如下反应: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的化学式为
             
(3)试写出TiCl4与Mg反应生成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4)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之间的体积比就是它们的分子数之比.在一定条件下用H2和CO化合生成甲醇  (化学方程式是2H2+CO═CH3OH),则合成甲醇时,H2和CO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应为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说明:丙图中的花均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1)图甲实验中通常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2)图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该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3)图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Ⅱ)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作为发生装置,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为                和             ,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可选胜出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H2SO4溶液   C   NaHCO溶液  D   Na2CO3溶液
(4)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MnO2+4HCl(浓)MnCl2+Cl2↑+2H2O,选择的发生装
置是         ,若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生成氯气  的体积,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d。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           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白色沉淀为             (写化学式)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选填字母):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 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①NaCl  Na2CO3
②NaCl  CaCl2和NaOH;
③NaCl  Na2CO3和NaOH; 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关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猜想③成立
                         

[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其理由是: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属于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
①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
生素C”至少_______片;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氢氧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65g纯碱样品平均分为5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1
2
3
4
5
样品质量/g
13
13
13
13
13
加入盐酸质量/g
15
30
80
130
15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28
43
90.8
138.6
158.6

(1)13g样品完全反应时放出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13g样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若向13g样品中持续不断的加入稀盐酸,请你画出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中作图)

来源:2013-201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