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下列现象一定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 B.燃烧 C.爆炸 D.变色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神舟十号”飞船上,根据航天员口味不同,制定了个性食谱,新增了下列几种太空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酸奶 B.小米粥 C.新鲜水果 D.粽子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袋 B.汽车轮胎 C.不锈钢餐具 D.尼龙绳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银、铁、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时,下列所限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A.Fe、Ag、CuSO4溶液 B.AgCl、Cu、Fe
C.Cu、Ag、FeSO4溶液 D.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鉴别方法
 A
 羊毛与化纤
 灼烧并闻气味
 B
 食盐与纯碱
 加水溶解
 C
 氧气与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
 滴加酚酞试液

A.A        B.B       C.C      D. D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CO2 B.H2O→H2 C.Ca(OH)2→NaOH D. KNO3→KCl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1)现有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熟石灰等四种物质,请用其中合适物质的化学式填空: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_________ ;能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___
(2)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 _________ (选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成的.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已经知道,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强弱可排成如下顺序:
K、Ca、Na、 _________ 、Al、Zn、Fe、Sn、Pb、(H)、Cu、 _________ 、Ag、Pt、Au
(1)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完成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铝锅比铁锅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___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若向残渣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冒出,则残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_____ ;若残渣中无气泡生成,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___ .(填离子符号)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
(2)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其过程是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反应完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可以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如图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反应②中的现象为 _________
(3)蓝色G溶液中构成溶质的粒子是 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 (填图的编号),B与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Na5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_
(2)生活中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 _________
(3)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价.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有约30吨硝酸的罐车在某厂道路发生侧翻,硝酸泄露,散发出黄色烟雾,流到石灰石地面,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泄露出来的硝酸不断流进路边的排水沟,气味十分刺鼻.

(1)由题给信息可知,硝酸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任写一条)
(2)硝酸见光后,除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外,还生成水及占空气体积分数约21%的气体,实验室保存硝酸应密封,遮光保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低温阴凉处,硝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3)为消除硝酸对环境的污染,对泄露的酸必须处理,经济上合理、对环境污染小的化学处理方法是 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视野,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1)A物质是 _________
(2)A与B反应出现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3)用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则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C和CuO的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2)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_________
(2)如图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若选择A作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则装置A中的试管口还要放一团 _________ ,且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原因是 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即可用D也可用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 (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b.该气体难溶于水        c.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
(3)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主要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 _________ ;③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④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收集瓶是否收集满CO2
(4)若要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 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a)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 _________ 克.
(b)24克石灰石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最多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