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反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 F1不变, F2变大 B. F1不变, F2变小
C. F1变大, F2变大 D. F1变小, F2变小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在图中标出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A. t1 B. t2 C. t3 D. t4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M,F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FM向右

FN向左

FM逐渐增大

FN逐渐减小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将额定电压为60V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V2.2A。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W

B.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A

C.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A

D.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匝数比n1:n2=11:3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ab长为s,竖直边ad长为h。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分别为+q-q的两粒子,由ac两点先后沿abcd方向以速率v0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力,若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v0等于(

A. s22qEmh B. s2qEmh C. s42qEmh D. s4qEmh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其上有一小孔A。已知壳内的场强处处为零;壳外空间的电场与将球壳上的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O时在壳外产生的电场一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从球心以初动能Ek0沿OA方向射出。下列关于试探电荷的动能Ek与离开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我国相继完成"神十"与"天宫"对接、"嫦娥"携"玉兔"落月两大航天工程。某航天爱好者提出"玉兔"回家的设想:如图,将携带"玉兔"的返回系统由月球表面发射到高度的轨道上,与在该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对接,然后由飞船送"玉兔"返回地球。设"玉兔"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以月面为零势能面,"玉兔"在高度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GMmhR(R+h),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忽略月球的自转,从开始发射到对接完成需要对"玉兔"做的功为(

A. mgRR+hh+2R B. mgRR+hh+2R C. mgRR+hh+22R D. mgRR+hh+12R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59
0.83
0.99
1.22
1.37
1.61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离地面的高度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间的距离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用和重力加速度表示)。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端(填"a"或"b")。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V。(4)导线实际长度为m(保留2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间距为d、垂直于纸面的两平行板PQ间存在匀强磁场。取垂直于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Q板左端靠近板面的位置,沿垂直于磁场且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当B0TB取某些特定值时,可使t=0时刻入射的粒子经Δt时间恰能垂直打在P板上(不考虑粒子反弹)。上述mqdv0为已知量。

(1)若Δt=12TB,求B0
(2)若Δt=32TB,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 若B0=4mv0qd,为使粒子仍能垂直打在P板上,求TB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内壁光滑、导热良好的气缸中用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缸内气体()。

A.

内能增加

B.

对外做功

C.

压强增大

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水下重物打捞方法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一质量M=3×103kg、体积V0=0.5m3的重物捆绑在开口朝下的浮筒上。向浮筒内冲入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h1=40m,筒内气体体积V1=1m3。在拉力作用下浮筒缓慢上升,当筒内液面的距离为h2时,拉力减为零,此时气体体积为V2,随后浮筒和重物自动上浮。求V2h2



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水的密度ρ=1×103kg/m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不计水温变化,筒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浮筒质量和筒壁厚度可忽略。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为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A的平衡位置相距0.9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波长为1.2m

B.

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波速大小为0.4m/s

D.

质点A的动能在t=4s时最大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BC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度i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0BC边长为2L,该介质的折射率为2。求:

(i)入射角i

(ii)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可能用到:sin750=6+24tan150=2-3)。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

b.用波长为325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AB用橡皮筋连接,A的质量为m,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静止,给A向左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BA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的一半。求:

(i)B的质量;
(ii)碰撞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的损失。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