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法联军 B.俄国军队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杨靖宇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重庆谈判 D.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吴总监来电说——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87年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所纪念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该事件是 (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挺进大别山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孟良崮上火如潮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出身状元,又毅然弃官从商的著名实业家。他是(  )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T”,错误的填涂“F”。本大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被迫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  )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
5、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这场“自强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举一例即可)?
(2)材料二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的先进人物近代化探索历程,指出这个探索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面对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说说你的感想。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国耻!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材料三: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2分)
(2) 材料二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4分)
(3) 根据材料三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4分)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战争胜利是在哪一年?(2分)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2分)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八年级(7)班同学开展了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政党
成立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成立的标志
指导思想
影响
中国同盟会
(国民党前身)
 
189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共产党
 

 
上海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有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3)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分裂,其中第二次分裂造成什么后果?
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联系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这次探究有什么现实意义?

来源:2013-2014年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统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