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1949年9月,这份发黄的文件(如下图)的通过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胜利
B.正式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C.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D.开始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对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韩国国防部人员在冰天雪地中发掘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并于2014年3月28日交还中国(437具遗骸)。此前,他们还花巨资修建了安葬他们的敌手(志愿军)遗骸的陵园。下面四个选项最能阐释以上材料的是

A.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B.抗美援朝,中国进行的是正义之战
C.英勇顽强,志愿军赢得对手尊敬 D.是非不分,韩国政府讨好中国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答记者问时指出(如图):“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习主席在此着重强调的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3年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了任务
C.中国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的粮票、布票,甚至肥皂票、白糖票等,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
B.经济极大发展物资丰富
C.计划经济有巨大优越性
D.社会保障工作非常到位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生产这种水杯(如图)应该是

A.为纪念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B.为纪念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
C.为纪念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D.为纪念1958年5月通过总路线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958年主编《红旗歌谣》,为大跃进呐喊助阵。1958年9月2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讴歌安徽省繁昌县粮食亩产卫星的诗:“刚见早稻三万六,又传中稻四万三。繁昌不愧是繁昌,紧紧追赶麻城县。”对以上材料评论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B.《人民日报》是一份客观严谨求实的报纸
C.此时中国水稻等粮食产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D.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眼里已经没有科学二字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八大的决议没有能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是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八大决议不适应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C.人民缺乏建设美好国家的强烈的愿望
D.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坚持敌视和破坏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但当时还没有正式建立的兵种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第二炮兵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对以上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准确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而编制了一表格,但是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找出来

A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
制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央一位副总理说,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将广东与周边的省隔离开。随后历史的发展是

A.习仲勋为此受到了很长时期的批判
B.出口加工区变成了后来的经济特区
C.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
D.广东很快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的父母在你初二时就让你离开学校外出打工,那么,他们就直接违反了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一国两制”中的“两制”,表述最完全的是

A.两种经济制度 B.两种政治制度
C.两种文化制度 D.两种社会制度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海峡两岸都非常有利的服务贸易协议,却遭到了台湾学生的强烈反对(如图),他们发表声明:“台湾‘主权国家’的地位不得‘矮化’,民主自由的‘国家体制’不容牺牲,任何协议的签署,必须要拒绝对岸的政治压力,两岸之间的协议,应该基于‘国家对国家’的‘主权对等原则’,而非‘地区对地区’的协议。”这一事件

A.不能阻挡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B.表明这是大陆对台湾的一个阴谋
C.证明“服贸协议”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D.预示海峡两岸的统一遥遥无期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是

A.邓小平理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宣传画应该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下面给出的选项中属于没有变化的是
① 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 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小村委会,几段大历史”。下面是一个村庄村委会外观的变化,请你仔细观察图片,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一   
  
(1)图片一所反映的历史大致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的中国正经历哪两件大事?说出其中一件事的历史意义。
图片二 

(2)图片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出现的两次巨大失误,这两次巨大失误分别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图片三  
 
(3)图片三反应出中国农村发生了伟大变化,这个变化缘于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图片四

(4)村里刚刚引进了一家美国人投资的企业,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坚冰才开始融化。请你举出中美关系改善的两件大事。
(5)四个不同时期的村委会建筑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教材后面的“材料阅读”栏目,可以我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请你阅读某课的“材料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又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人传记能够使我们了解名人们的思想、个性,更能够使我们去了解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请仔细阅读两本名人传记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英之间香港问题的源头是什么?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又是什么?
片断二

(2)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3)中英双方谈判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做回做个外交官。先了解背景(地理、历史、现实、新闻等),然后投票。
 
地理:克里米亚共和国是乌克兰的自治共和国,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前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历史上,克里米亚15世纪由各族建国,此后一直是土耳其的仆从国。1783年被俄罗斯吞并。苏联成立后至1954年以前一直受俄罗斯管辖。1954年2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现实:克里米亚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克里米亚的260万人口构成中,俄罗斯族人占160万以上,乌克兰人60万,还有其他民族。
新闻:自从2013年底以来,乌克兰局势因克里米亚问题日益动荡,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
新闻:2014年3月27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审议乌克兰问题,并就乌克兰等国提交的一份题为“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现场宣布的表决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00个国家投票反对“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俄罗斯、朝鲜、委内瑞拉等11个国家投票赞成“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印度、南非等58个国家弃权。
投票:假如你是中国外交官,请考虑本国的民族问题以及与美、欧、俄、乌等国关系问题,你将投出怎样的一票?(反对“克里米亚脱乌入俄”、 赞成“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还是弃权不表决)请说出你投票的理由。(只投票而不说理由得1分,投票且说出理由得6分。)

来源:2013-2014年山东定陶县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