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C.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 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4转变成N2将放出882kJ热量 B.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 D.N4是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及其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二者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B.石油分馏和煤干馏都是物理变化,前者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后者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C.石油裂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尤其是汽油的产量
D.煤的液化指的是把煤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变成液体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干冰和熔化NaCl晶体所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B.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冰的密度比水小,这是由于冰中存在氢键所致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在滤液中通人足量Cl2;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用分液漏斗加夜;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若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相等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对“CO2是共价化合物和NH4Cl是离子化合物”有下列四点感悟,其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C2H6分子中含共价键数为7NA,则乙烷的体积为22.4L
B.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NaCl分子数为NA
C.78g液态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数目为3NA
D.28gN2和6gH2在高温高压铁触媒催化作用下,生成的NH3分子数一定小于2NA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微粒中: ①13Al3+,②   ,③   ,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O(g)+H2O(g)  H2(g)+CO2(g) △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放出的热量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 (g)  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C.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D.SO2的转化率:a点小于b点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E的一种常见氧化物为EO 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ⅥA族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在这40种酯中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A.4种 B.8种 C.12种 D.16种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碳酸钙状态
c(HCl)/mol·L-1
溶液温度/oC
碳酸钙消失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粒状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粒状
0.6
20
41
280
4
粒状
0.8
20
40
200
5
粉末
0.8
20
40
30
6
粒状
1.0
20
40
120
7
粒状
1.0
30
50
40
8
粒状
1.2
20
40
90
9
粒状
1.2
25
45
40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6和7表明,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实验1、3、4、6、8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种短周期元素D、E、F、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E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E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于考古断代,D和X同主族,F和Y同主族,F的多种化合物可用作化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其单质转化为化合物,X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回答下列问题:
(1)①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②由D和F,Y,Z所形成的最简单常见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③F、X、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④D、F、Z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2012年,罗马大学科学家制造出F4分子,则F4和F2两种单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②F、X形成的一种二元离子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爆炸性,该物质中X的质量分数是35.38%,,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Z单质和FD3发生置换反应,观察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浓硫酸把乙醇氧化为CO2等。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oC
78.5
132
34.6
熔点/oC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上方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具支试管内若用溴水代替液溴(假定产物相同),分析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将铂丝插入KOH溶液中做电极,并在两极片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形成一种燃料电池,在该电池反应中,甲烷发生类似于燃烧的反应,根据以上判断:
(1)通甲烷的铂丝为原电池的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2)该电池工作时(放电)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它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
试回答:
(3)铅蓄电池正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
(4)工作时该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pH_______。
(6)如果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当制得0.05molCl2时,在理论上电池内部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提示:①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
②MgO的熔点为2852oC,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oC。
(1)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过滤。
(2)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下列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