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称颂的是

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 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

A.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这里的“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

A.民间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诗句描述的是

A.唐朝长安 B.北宋汴梁
C.元朝大都 D.明朝应天府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 B.晋商财力雄厚
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主要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一切对外贸易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富尔顿发明汽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个观点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A.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突发性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该国被称为 

A.海盗国家 B.海上马车夫
C.瓷器之国 D.香料之国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该时期 

A.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世界贸易走向体系化、制度化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表明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国家最富有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包括
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②依靠科技发展
③依靠殖民扩张          ④依靠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C.洋人发明的火车 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革结束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歌颂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说:“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在经济上分别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流动农民工总数
1985——1990年
2118万
1992——2000年
12900万
2008年
14041万

A.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B.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C.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D.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论点论据的是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 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状元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C.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奉行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C.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
C.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D.杜绝全国人口的异地流动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70年代末两国粮食
产量出现不同发展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改革是否符合国情 B.土地所有制的不同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否 D.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25日,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传来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春季会议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了

A.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B.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开始脱钩
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

A.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
B.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稳定国际汇率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是罗斯福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将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试图达到怎样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4分)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有何特点? (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4分)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
材料三 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文明。嗳呦!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人人唾骂。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官方对西方文明持有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

来源: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等五校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