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D.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点仅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  )

A.x轴正方向      B.x轴负方向
C.y轴正方向 D.y轴负方向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

A. B. C.Fxsin α D.Fxcos α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最长
B.b的飞行时间比c长
C.落地瞬间b的动能大于c的动能
D.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q、-q,在该三角形中心O点处固定一电量为-2q的点电荷,则该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    )

A.,方向由O指向C B.,方向由C指向O
C.,方向由C指向O D.,方向由O指向C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向左,大小也为v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C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速度最大
C.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机械能减少最多
D.滑到斜面底端时,B、C的动能一样大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    )

A.Q处放置的也为正电荷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同一正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在d点的电势能
D.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减少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小车的支架上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已知线长为L,小车带着小球一起以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障碍物而停止运动后,关于小球再上升的最大高度h的下列几种表述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等于2L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移动过程可认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量保持不变),那么在此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B.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C.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D.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似,均与路径无关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两带电平行板的正中间沿与匀强电场垂直的方向射入,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当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时,它恰能穿过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上。现欲使质量为m、入射速度为v/2的粒子也能恰好穿过这一电场区域而不碰到金属板,在以下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仅使粒子的电量减少为原来的1/4
B.仅使两板间所加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仅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倍
D.仅使两极板的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转动,接触处无相对滑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r∶r=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O点为2r,m2距O′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ω1∶ω2=1∶3
B.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3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负点电荷一定位于N点右侧
B.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带电粒子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粗糙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    )

A.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增加的动能与m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减少的重力势能
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
D.两滑块与轻绳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m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B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________,后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图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A、B、C……与O点之间的距离h1、h2、h3…….

(2)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结合实验中所测得的h1、h2、h3,可得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
(3)取打下O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时所对应的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纵轴表示Ek和Ep,根据以上数据在图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为k1,图线Ⅱ的斜率的绝对值为k2.则可求出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段AB上有一质量为2×103 kg的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BC较粗糙,汽车通过整个ABC路段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15s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20kW不变,假设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有恒定的大小.

(1)求汽车在AB路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f1
(2)求汽车刚好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a;
(3)求BC路段的长度.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真空中相距d="5" cm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将一个质量m=2.0×10-23 kg,电量q=+1.6×10-15C的带电粒子从紧临B板处释放,不计重力.求:

(1)在t=0时刻释放该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2)若在t=时刻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释放该带电粒子,粒子恰好不能到达A板,试求 A板电势变化的周期为多大?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如图所示。我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50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绳长l=2m,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绳子对选手拉力的大小F;
(2)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落到了浮台上,试用题中所提供的数据算出落点与岸的水平距离;
(3)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水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滑块甲和乙系于一根绝缘细绳的两端,放在一个光滑的绝缘平面上,整体置于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N/C的匀强电场中,甲的质量为kg,带电荷量为C,乙的质量为kg,带电荷量为C。开始时细绳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两滑块,t=3s时细绳断裂,不计滑块间的库仑力。试求:

(1)细绳断裂前,两滑块的加速度;
(2)由静止开始释放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乙的电势能增量的最大值;
(3)当乙的电势能增量为零时,甲与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来源: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学期八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