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新、川、内蒙古、藏           B.蜀、藏、新、内蒙古
C.内蒙古、川、藏、新           D.藏、新、内蒙古、蜀
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们可能是(    )

A.沪、台 B.鲁、京 C.鲁、豫 D.台、粤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座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

A.均受夏季风影响
B.均受高温影响
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
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A.冬小麦 B.甜菜 C.棉花 D.甘蔗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种工业生产厂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该工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为了充分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图中①、②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煤炭采掘业 D.有色金属冶炼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荒”、“煤荒”、“油荒”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读“我国核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最能说明该区(    )

A.交通便利,有利于核原料的运输
B.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
C.铀矿丰富,核电站近原料产地
D.地形平坦,有利于核电站选址

下列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立足国外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
B.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立
C.积极参与能源安全国际合作,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
D.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节能、合理用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    )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河流流程短,落差小
C.图中A地每年有一次的阳光直射机会
D.全年晴好天气西南部多于东北部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窖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少 B.降水变率小
C.蒸发旺盛 D.地表径流少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四周年。2010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5周年纪念日,西藏已进入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高原与黄河、长江中下游的纬度相当,由于地势高形成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
C.热量不足,农作物单位产量低
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培育特色产业,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是西藏发展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
B.对外联系便捷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保证
C.优质青稞、牦牛、细毛羊和林木资源等是特色产品
D.加快城镇的发展与外向型经济关系不大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观的是(    )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

A.龙门石窟——云南 B.黄龙——安徽
C.大足石刻——重庆 D.丽江古城——山西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7月7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7个世界遗产。三清山属于(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自然与文化遗产 D.文化景观遗产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C.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中,求质求真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气温高 C.雨季长 D.地势高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五一假期,天津市某高中的张三想约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亚,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们每人只有八百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

A.日本 B.三亚 C.香港 D.嵩山

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安全

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    )

A.旅游者的资金和闲暇时间
B.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旅游地的美学价值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2)图中C地降水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   ;D地主要经济作物是    
(3)图中95°经线及其附近B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    ;②    
(4)你是否赞同在B河流修建水电站,并说明你的理由。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海经济区是由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二十个地级市组成的一个经济地域。
材料二: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反映了某一城市产业发展的对外辐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该城市的产业状况及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下图示意淮海经济区及内部各城市产业联系强度。

(1)简述淮海经济区的基本自然地理特征。
(2)简述淮海经济区内城市产业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徐州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原因。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从2005年起开始开发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逐渐成为西藏最红火的旅游线路之一,2013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30万。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主要旅游项目分布。

(1)简要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发展图示旅游项目的旅游资源优势。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和“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简要评价海南旅游资源质量。
(3)海南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请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出谋划策。

来源:2013-2014学年辽宁鞍山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