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B.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的不断深化
C.铁器牛耕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D.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B.历史可以任人诉说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确认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分封制度首次在中国范围基本废除,主要是因为

A.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B.儒、道、法三家思想推动
C.秦国商鞅变法 D.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 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范镇奏章:“……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

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
C.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 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
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 D.洋务企业吸引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

A.洋务人士 B.顽固势力 C.维新人士 D.革命党人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个,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个,乡自治公所在1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B.《临时约法》初见成效
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现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目标的主要途径是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国民革命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首次以国家政权形态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广东革命政府成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材料证明:1955年春,各地纷纷反映“闹粮荒”,许多地方发生大批出卖耕畜、滥宰耕畜、杀羊、砍树等现象。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一五计划”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50年代中期,费孝通提出:“在人口这样众多的国家,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尽可能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下面史实,能够证明费孝通主张合理的是

A.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D.乡镇企业兴起与发展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其主要原因是

A.袁隆平“超级稻”全面推广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主张属于苏格拉底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强者以暴力抢夺弱者的财富是天经地义的
C.治国的根本是改善公民的灵魂和道德,遵守城邦律法
D.依法治国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法在罗马帝国时代臻于成熟,其没有触及的可能是

A.限制皇权 B.贵族的权利
C.平民利益 D.财产权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契约论》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文中“……”应是

A.雅典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后期,农民在村社的组织下不经官方许可自己行使公民权力,86%的乡农民执行委员会自行分配土地……不到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政府。”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法国的农村大革命 B.俄国的农民运动
C.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 D.罗斯福新政下的美国农业改革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12月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其依据是

A.重商主义经济理论 B.新经济政策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D.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思想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4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日本中立条约》签订。同时,两国发表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该声明评价合理的是

A.标志着苏联与日本结盟 B.苏联与日本维护彼此侵略中国所得利益
C.瓦解了德意日法西斯同盟 D.蒙古人民共和国被苏联、日本瓜分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英国丘吉尔说:“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造成材料中欧洲“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1929年经济大危机深远影响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
C.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D.美苏“冷战”影响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材料观点最有可能出自

A.生物进化论 B.《共产党宣言》
C.自由主义思想 D.福利国家思想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200年后,英国学者乔赛亚•蔡尔德指出:“以余观之,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
材料二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地总结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位学者对社会成员分类的标准,比较两位学者观点的不同,结合所学阐释不同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中“革命动力”的划分标准。结合所学,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概括指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消失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切合一般认为是在16世60年代。到19世纪初,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多吨,占世界总产量13.7万吨的将近一半。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三 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可分为基本隔离和重新融入两个显著阶段。进入本世纪,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拥有外汇最多的国家……
问题:
(1)概述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结合所学,指出15至17世纪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分析指出导致材料二所述历史现象的因素。
(3)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隔离的历史背景。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顺应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30多年来该趋势形成与发展的国际背景。

来源:2015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期调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