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读甲乙两地海陆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题。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多发,都易遭受寒潮袭击。两地遭受寒潮侵袭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

A.大气环流,地形 B.纬度,海陆位置
C.海陆位置,纬度 D.地形,纬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 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
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 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

图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

A.3米 B.12米 C.17米 D.24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过程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分析下表,回答下列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小时37分

 
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D.表面温度高低

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是因为火星(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烟台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题。

遮阳板放下,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冬季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福州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保持室内照射面积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有关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一年中无太阳直射
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④地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月下旬一天上午,福州的M同学在市内一公园游玩,图甲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图乙为M同学当时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题。

据图推测M同学由目前所在位置到洗手间,应选择图中的最近路线是(   )

A.A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图乙中趋向东北方向的路线是(   )

A.A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景观,其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题。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各题。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为热力上升
B.②为高空东风
C.③为动力下沉
D.④为东北信风

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中南半岛进入旱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题。

图a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B.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C.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D.有湖泊水连续补给

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D.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虹湾,下图是“玉兔”车登月时的照片。当时正值月昼期,月面明亮,但月空漆黑,其成因是因为月球没有(   )

A.月面长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反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该河流下游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正确描述甲、乙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沿岸坡度 B.湖水盐度
C.主导风向 D.土壤肥力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图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常年受西北风影响
D.有暖流经过

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河床东侧缓、西侧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侧小、西侧大
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4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压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它还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图中A地有丰富的石林、石芽、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请说出其形成的条件。

(2)图中虚线框内有一列山脉,请说出其走向。
(3)图中黑海西北部海区 亚得利亚海的东北部海岸是布拉风肆虐的地区,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布拉风形成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
(2)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尼加拉瓜及其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称,北京时间10月14日 11时51分,尼加拉瓜西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都马那瓜时间是                     
(2)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堰塞湖。甲湖数万年前还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海鱼。甲湖是世界上唯一的繁殖生息海水鱼的淡水湖。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形成原因。
(3)指出丙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