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灯(lóng  lǒng)、春联……到处都(lóng  lǒng)罩着浓浓的年味。
(2)台独分子想独立,所有中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回(dā dá):我们决不(dā dá)应。
(3)胡力涛认为,李娜(yìng  yīng)该学会适(yìng  yīng)球迷。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过年人们放鞭pào(  )、贴春联、shǒu suì(     )等习俗,反映了人们企盼jí xiáng(     )的心愿。
(2)2011年世锦赛,中国乒乓球队jì xù(     )包揽冠亚军,yù shì(     )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们会再创佳绩。
(3)再有半个月chà bù duō(       )就放假了,到时候再也不会被闹钟chǎo(     )醒了。
(4)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1年6月16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币,凌晨人们就在银行门口排起cháng lóng(     ),有的甚至还gài(  )着毯子。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充词语并回答问题。
(  )然不同  张灯(  )彩  其(  )融融
(  )街串巷  灯火(  )明  旧貌(  )颜
(1)上面的词语中可以用                            等来形容过年的喜庆。
(2)照画线词语样子,仿写两个:                            
(3)选词填空。
虽然他的生活和我们的           ,需要             的去卖货,可他同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争取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词语积累与运用。
(1)“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能透亮的灯笼。”“灯笼”还可以与              等词语搭配,画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           来代替。
(2)“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 一句中的“贴近”表示紧紧地挨近,能表示这样意思的词语,还有                等。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
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
                                                                      
(2)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大军有点羡慕我。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腊八这天,人们喝腊八粥。
腊八这天,人们泡腊八蒜。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温课堂。
(1)《元日》是       代诗人          的作品,其中表现人们迎春的热闹欢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北京的春节》一文是按照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          
(3)《冰灯》讲述了作者的父亲                       的故事,反映了父亲               
(4)课文重现。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①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画出来。
②这段文字写了哪几件事?
                                                                         
③春节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证明这一点。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欣赏。
春节食俗
在过去,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   )年糕,年糕因为(   )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 )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  )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   ),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张罗——
应景——
兼具——
(3)短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画出来。
(4)短文主要介绍了哪些食品?它们都有什么寓意?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语平台。
你怎么看待过春节 “放鞭炮”这一习俗?燃放鞭炮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说说你的观点。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作园地。
我们在课文中看到了北京的春节,在这次测试活动中又了解了春节的食俗。同学们,你们那过年有什么习俗?过年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请你也来写一写。
巴兔提示:习作时,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了解的民俗风情或历史描述清楚,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行文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性。

来源:2014年北师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