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教师研究课题的来源和方法

更新 2022-01-04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老师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难发现和提炼自己的研究问题。这里就课题的来源与发现的方法作一分享。

一、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一)针对实践困难发现研究问题

2003年,有一位想搞教育科研的教师发来邮件,问新课程实践中,最应该研究什么问题。我不假思索,立即回复:“最应该研究的问题是,课堂上怎么让更多的同学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点击邮件的“发送”后,我立刻后悔因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回答,我这是让他来研究我的问题于是,发来第二封邮件“你是要研究你的问题,还是要研究我的问题?在新课程教学中,你没有遇到困难?没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我看来,教师的教育研究是运用思想和行动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师生活变得舒适美好,首先应该研究自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争取教育科研管理机构立项最好,不能立项,就自己给自己立项,以研究追求更有质量、更有效果的教学,以研究实现教师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那为什么想到研究“课堂上怎么让更多的同学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呢?因为在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堂中,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改革要求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交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时间有所增加就会出现过去没有出过的问题:低年级的同学们急于表现、表达而缺乏倾听的习惯,教室里经常闹哄哄的高年级的学生发言的少,倒是不闹了,但发言的在发言,其他同学都各干各的,也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倾听。如果教师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上不好课,教学质量就上不去。这可能是很多老师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实践的困惑发现研究问题

实践中的困难是在“做”的方面遇到问题,它的研究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实践中的困惑是在“想”的方面遇到问题,实践中有一些问题不明白不清楚了,研究就是尽可能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想明白想明白了以后再去做一做,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并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疑惑也可以成为课题的来源。

比如,有老师问:听了几位全国名优教师的语文课,听课时发现一个相当普遍现象,那就是大家都强调以读带悟。但在课堂上又都只有出声的读,缺乏默读。难道课堂上就只有出声的读才是读?这是针对课堂观察时产生的疑惑,这样的疑惑也和自己的教育生活有关,值得研究。比如,我们就可以研究“朗读与默读的教学实践运用”“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通过研究,寻找学生有效阅读的方式以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立足实践经验提炼研究课题

有了个人的实践和研究基础,如果发现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对自己有价值,而且对他人有意义,这时就可以基于相关的研究整理《课题申报书》,向教育科研相关管理部门申报课题。做这样的课堂申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关注研究的的意义范围,要想一想是不是对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或研究活动有意义,这是研究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二是要考查前人和他人是否用相同与类似的方法、工具研究过或解决同一问题、同一类对象的问题,或者在上述种种相同的基础上,是否能提供不同的结论、工具和路径,这是研究课题要有必要性和创新性三是要关注和研究相关管理部门的申报要求,根据申报要求,填报申报书,这是课题申报要考虑一定的规范性

一般来说,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批立项课题,其中一个审查项目就是看是否有了比较好的研究基础。可以说,有比较好的先期研究,具备了成功申报课题的有利条件。

从学习思考中提出研究问题

笔者研究观课议课,其中就有这样的研究源头。2004年11期的《人民教育》刊发了“评课谁说了算”的讨论,文章本意是讨论如何在评课中追求和实现参与者的平等主体地位,避免专家的话语霸权。但我在阅读中,跳出文章的思路,转而想到了另外的问题: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样才‘算’”

我意识到: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是为了改进教学。也就是说,评课时所表达的意见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够说得上“算了数”。

显然,“算”与“不算”,“算”多少要取决于三个要素:首先是“说”的要素,也就是考虑说了什么说的东西有没有用怎么说是否采用了别人愿意听的方式。其次是取决于“听”,参与者爱不爱听、想不想听、如何听必然影响“听”的效果。第三是“用”的问题,这要看评课时大家所表达的意见是否能用,参与者是否愿意用。在这三个要素中,“说”是前提,“听”是中介,“用”是目标、是核心。立足于“用”就不能空口白说,这样,如何在听课中为“说”奠定基础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建构了“听”——“说”——“听”——“用”的观课议课变革逻辑。

对于通过阅读发现研究问题,眼睛不能仅仅盯在教育上,要学会从其它学科中学习和借鉴。比较而言,大家都盯着教育研究,仅仅就教育研究教育不容易突破,突破口和研究问题最好在教育与它学科结合的薄弱处找,这样的边缘地带更容易有所突破,更容易取得成果。最近读到了这样的意见:英籍匈牙利作家、学者亚瑟∙库斯勒曾提出关于艺术和科学的创造性理论,认为创造性活动发生在两种不同知识的交界地带,而只有让自己的视野和思想开放,善于进行不同事物的关联,并在不同条件下把它们像做化学实验那样‘把试剂摇到一起’,条件与思想成熟后,创新就产生。[叶超.“野比尔”邦奇与地理学传奇[J].读书,2021(10):78-84(80)]

)从热点难点中寻找研究课题

      关注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这也是寻找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说研究这样的问题实际收效最好:一方面,这样的研究成果更容易得到认可,更容易立项,成果也更容易发表;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使自己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学校要求时更加自觉,工作变得更加主动,从而使工作更有成效。

比如,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落实,如何设计不同年段、不同学科学生作业?如何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如何进行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质量检测……这些都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如果你能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立项研究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二、发现和提炼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从现象中发现和提炼问题

最近,一位分管科研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副校长给我发微信:“我们的老师十分想进行小专题或小课题研究,但他们提出的问题感觉很多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我也无法说清。我自己只是感觉这些问题不是真的问题,苦于无法说明白,也不知道怎么指导。”我请他把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告诉我,副校长列出了这样一些:“(1)男生课间相处总是发生矛盾;(2)回寝后,学生不能快去洗漱后抓紧时间阅读;(3)课中书写时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总是保持不了;(4)对学过的词语,复习后再听写还是要出错。……”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以为是把现象当成了问题,老师说出的都是现象而不是问题,现象不等于问题,提出问题需要研究现象,深入现象。要针对现象研究原因,研究原因以后才能找出问题。我们可能发现:有的问题能够解决,可以成为研究课题;有的问题不能解决(比如先天遗传带来的问题),就不能成为课题。

例如:“男生课间相处总是发生矛盾”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出于青春期的男孩成熟和自我表达的需要,也有可能是彼此拉帮结派……针对原因,我们可以考虑是否选择“青春期男生课间行为指导”作为研究课题。对于“课中书写时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总是保持不了”,估计这是针对小学低段的学生,那就要考虑孩子的肌肉运动和耐性特点,要考虑教师要求学生保持相应姿势的时间;如果发现是教师本身的要求太高、时间太长,这时教师只需要改变和调整,自己做一些观察与改进,不一定用立项的方式、花较多的时间来研究。

(二)用反思自我的方法找到问题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我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妥当或不够;管理别人却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与方法是否有问题;礼貌地对待别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位”。也就是,凡行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运用反思的方法找到问题。

曾经看到一位老师的博客:“很想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很想柔声细雨和学生讲话,可是不行,为什么你要让我变得像河东狮一样野蛮,像八婆一样多嘴。为什么你们不能乖乖的,为什么要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为什么我认认真真的在讲,而你却心不在焉,等下又问我刚讲过的东东,为什么会这样……我时常用沉默来表现我对他们的无奈,阿弥佗佛,但愿你了解我的无奈而学乖一点。”

在她的博客后面,我有这样的建议:“学生把我们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这是我们遇到的问题。针对自己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转变一种提问方式,你的提问是‘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是否可以变为‘我讲的话他为什么当耳旁风’?”有了这样的提问,我们可以使我们研究“我要怎样选择和组织对学生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我应该用什么方式让学生喜欢听的课”。坚持这样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抱怨为什么没有遇到喜欢自己的学生。我以为教师做研究,就要发现和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努力改造我们能改变的,有勇气去发现与坚持符合人性和教育规律的教育。

(三)用批判的态度和理性的方法提出问题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中,对人人都敬畏的亚里士多德,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在怀疑中充分运用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这样怀疑:“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可以说,理性地运用怀疑,不迷信权威,这是发现和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能缺乏的科学精神

在学习中转换视角找出问题

 在读“评课谁说了算”的讨论时,笔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接受讨论者的意见,也没有顺着“谁说了算”中“谁”的思路展开自己的研究,而是另辟蹊径,立足研究“算”。可以说,一个“算”字抓住了课堂教学研究的“牛鼻子”,打开了认识研究课堂教学的另外一扇窗户。角度一变,看到的风景也就截然不同了。它启示我们,怀疑、批判和研究,要学会变换角度。

变换角度是改变原来的、或者定式的思维路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它不以否定原有结论为前提,但它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变换角度采用的思维形式为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不定向性,思维策略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思维结果也往往具有多样性。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和思考,发现研究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在前人已有基础上接力研究问题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类的研究和发展总体上总是接力的,或者说是以接力的方式发展的。

牛顿这样评价自己“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研究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要对提供“肩膀”的巨人、前人、他人表示敬意和谢意也要学会担当比巨人、前人、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责任,具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勇气,勇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于研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继往开来。 

文章来源:作者陈大伟  文章刊于《星教师》2021年12期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