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思维差异:儿童反思性写作言语塑造优化的策略

更新 2022-01-06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情,把握语文要素的训练点,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即将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建立支架,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统编教材的使用,更是给写作这块园地注入了新的思想,输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展现出一个美好的境界。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美好目标。反思当前写作教学现状,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该冷静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达到上述境界呢?

一、关注言语差异:营造习作教学的思维结构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该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

1. 聚焦课前备课,引导教师有目的地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每个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前进行备课,进行多种方式的选择,那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安排,每一个环节的预设,每一个方案的制定是否都有它进行的价值?是否可以进行这样的追问:这一节作文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学生写这样的作文会不会显得生硬?这一节作文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节课能真正达成的目标有哪些?

2. 提供检查支架,引导教师有层次地问

经常去检查每个年级组或村小的教学情况,每到一地,笔者总是喜欢翻看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做的情况及教师批改的情况。笔者有一个发现,那就是有一些低年级的教师让学生把“补充习题”等资料上的一些欣赏性文章或读一读、写一写的题目束之高阁,只是把一些机械重复的关于生字词的题目做一做。笔者感到很奇怪,于是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几位教师。

笔者总结了教师们的看法,那就是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体悟的题目,教师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他们觉得这些题目的训练应该是中高年级学生的事情。其实不然,作为低年级的教师,我们应该有一定的阅读指导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我们的有意牵引下养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与兴趣,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要让学生用‘享受母语’的心态来学习语文,就要让他们学会运用资源来学习。”

3. 评价教学反思,引导教师有方法地问

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例子来说,笔者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丰富的,想法是奇异的,只要你愿意用心发现。

【案例】续写故事:

学完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 21 课《狐假虎威》后,课堂作业最后的题目是:请你展开想象,续写《狐假虎威》。给出的友情提示是:老虎受骗了。从此,狐狸便到处炫耀自己的聪明、了不起。这件事传到了老虎的耳中。有一天,老虎在一座山上又遇到了这只狐狸。

针对这个题目,笔者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表达,笔者始终坚信孩子的世界,特别是他们想象中的世界是我们成人无法猜测与估计的。

终于等到可以批改孩子们的作业了!

可可同学:老虎说:“上次你骗了我,我很生气,我要把你吃了。”狐狸说:“那是你遇事不动脑筋的结果,怪不得我。”老虎生气地说:“你还敢顶嘴,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呀!”说着就扑向了狐狸。

小峰同学:有一天,老虎在一座山上又遇到了这只狐狸,狐狸见了老虎吓得撒腿就跑,老虎很快就追上了它,狐狸连忙下跪求饶:“老虎大人,那天只是个误会,是我与你开了个玩笑,你就放了我吧,我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可都等着我养活呢!”善良的老虎说:“我就再相信你一次,如果再有下一次,小心你的脑袋。”就这样,老虎放了狐狸,自己朝森林深处走去。

……

孩子们说得多精彩,多感人,所以笔者要说,有时不需要我们多费口舌去讲解分析,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只是给孩子搭建舞台的工人,舞台上的表现也许是稚嫩的,但是真实的;舞台上的表演也许是笨拙的,但是自然的、原生态的,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敢放手罢了,孩子会的,我们还去反复讲解,孩子需要指导的,我们自己却不敢去尝试,害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后患”。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放飞心灵的机会,这样才能给学生开拓一片充满快乐的土地。

二、重视思维差异:提升习作活动的课堂建构

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教师应多角度、多途径地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首先,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虽然他们缺乏生活知识,但爱好幻想,爱听童话、寓言故事,对大自然和动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只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创设内容新奇有趣的写作情境,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拓展孩子们思维的空间。其次,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写作,可以减轻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如果能在教儿童写作的过程中辅之以游戏,无疑更能激起儿童的兴趣。

1.“反思”后走进生活

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负担加重,囿于书本知识,生活单调,并逐渐缺少了一份对周围生活的关注和敏感。因此,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眼睛、大脑、四肢,引导他们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在过去的一学年里,笔者尝试组织学生开展了自办手抄报、课本剧表演、古诗擂台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笔者和孩子们一起逛书店、看展览、做采访、进行社会调查,努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2.启动“感情生活”

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作文渴望创造性思维,而感悟是作文中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人们用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个性的心灵去体味而获得的。因此,在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之时,还要有意识地加强感悟思维的引导与培养,让学生看到不曾发现的新天地,从日常琐事中抓住闪光点,涌动文思,写出清新、亮丽而鲜活的文章来。怎样培养悟性呢?可以找一些充满灵气,充满睿智的“悟文”,让学生在读、议中体味“悟”的神奇美妙;可以选择生活中一些简单但意象丰富的话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想象等方法,品尝得“悟”的喜悦,激发“悟趣”。当然,悟性有浅有深,但只要是学生个体真诚的感受与理解,我们就要加以保护、引导,久而久之,必将开出璀璨的创造之花。

3.让学生积累生活

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见闻、感受,如不及时积累,便会逐渐淡忘,写作时还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生活点滴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素材库”,以便可以随时激起学生思维、写作的灵感。

三、优化言语塑造:唤醒习作教学的生命力

1. 多维视角,开辟思路

作文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帮助的平等关系。“帮助”二字很重要,它不是指令,更不是强迫,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通过深入参与,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精神,从而主动地反映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就应该多与学生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

2. 课堂取材,启迪童真

教学的透明化也很重要。学期伊始,笔者便把本学期作文教学计划向学生公布,帮助学生制订选材计划,诸如材料方向、日程安排等,或观察,或采访,或参观,或考察,或组织活动……进行素材搜集。并且通过座谈形式经常性地组织交流,与学生商量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次作文时,学生早已成竹在胸,有记录,有感受。明确了努力方向,自由活泼地去体验生活,符合孩子好动、好奇、好胜 ( 或者说对成就感的追求 ) 的心理。

3. 观察生活,流淌童趣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另外,教师要重视作文的评语,作文的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功能,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写作文评语,使作文评语具有准确性、情感性、激励性、启迪性、趣味性、商讨性这六个特点。

4. 原汁原味,润育童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情况;三是口头作文,该项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

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通过说不但能解决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能解决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