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刘希娅:规划,把学校办成想要的样子——以谢家湾小学为例

更新 2023-10-20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将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为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向。为此,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学校落实国家教育部署的重要一环。

学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学校制定的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它是基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整体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设计的未来学校发展的整套行动方案,也是指导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从办学者的角度,规划是学校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方向的发展蓝本,是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谋划,反映了新的历史方位下一所学校应有的新样态。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坚持把规划做成学校发展的一种生态的、动态的模板。透过这样一个模板,我们明晰想要办怎样的学校,让学校发展有清晰的方向,更让学校发展有坚定的步伐。

1

做好“规划”发展的模板

要让学校发展规划成为指导学校发展的蓝本,首先就要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模板,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发展取向——传承中的时代突破

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思考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最为重要的是,思考清楚我们最想要的学校又是什么样子。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的发展规划既是历史的又是发展的。

学校的发展规划总是带着历史性、时代性、文化性,并以整体的方式演进。在学校整体的规划演进过程中,它会把各个阶段的整体特征投射到个体发展特征上,并在个体(学生)身上产生强弱不一的表象。因此一所小学,它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观、需求、动机、道德、世界观、自我结构、社会类型、文化背景、人际网络等基本特征,并在演进的过程中综合反映,日积月累沉淀出一所学校所独有的发展路线。因此,规划与学校的内生文化理念是不能割裂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规划是要传承的。

但同时,规划更是发展的,学校规划是未来学校组织系统的时代性重塑。谢家湾小学一直都秉承着一个比较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要让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回应和支撑。所以在制定规划时,需要尊重学校发展的历史,但是又不完全停止于学校的某一阶段的某一些特征,既是对学校历史的封存,又要在传承中寻求突破,从而在寻求突破的节点上去做战略的部署,完成未来学校组织系统的时代性重塑。

2.价值取向——激情中的理性选择

在做学校规划时,有的学校会考量学校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还有的学校会考虑建设项目以及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应该是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能决定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促进整个组织系统的进化。

谢家湾小学“十一五”规划期间,对于学校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面临着不同的趋向:是选择社会中普遍都追求的“让一部分孩子升上重点中学、为学校增光添彩”,还是“把学校的办学立足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方面的发展上”,这是重大的价值层面的取舍。谢家湾小学在奋进中坚定选择,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在每一个方面、在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关注、回应和支撑。因而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期间,谢家湾小学就特别强调孩子的立场、收获和体验。当时学校谋定的下一步发展战略目标是“3年重庆一流,5年影响西南,10年走向全国”。关于“应该追求怎样的一流?依靠什么影响西南?”的问题,谢家湾小学非常明确,不是靠少数孩子的获奖,不是靠少数孩子升上重点中学,也不是靠选拔出来的一部分孩子为校争光,而是要关注和回应每一个孩子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谢家湾小学想传递一种信念,那就是不辜负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的六年中都能得到专业的、全方位的、基础性的支撑。

因此,在做学校规划的节点上,在对未来满怀激情和憧憬的同时,更应该理性地思考:我们到底要什么?要让学校往哪个方向去?进而确立了把学校规划成让儿童欢欣雀跃的样子的理性思考。

3.战略取向——价值观与方法论统一

战略取向既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是在学校发展的价值定位上,以与价值观相符的方法论进行的谋定与策划。当学校的价值取向稳定以后,如何去推动学校的发展,做好战略规划,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个组织系统。

学校的规划是学校的行动指南,它基于历史、基于现状、基于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办学追求,它是一个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战略性发展历程,是基于学校全局发展进行的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对各种发展元素的整体规划与统筹安排,在这样的历程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最本质、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学校的规划是一个面向未来图景的宏大战略制定过程,是基于学校发展诉求进行的战略思考,需要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分层分类布局与谋划,构建战略规划基本框架,锚定核心要素,为一个更大的学校发展梦想做好积淀。

2

“规划”让学校清晰方向

规划,唤起了我们对未来的更多期待,丰富了对未来的选择,我们可能会开始更多的思考,在这个区域里或者说这个行业中拥有怎样的资源,处于怎样的一种外部环境以及现有的内在条件,在这种思考和谋划中,我们更加明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1.将优势融入教育趋势

当我们沉溺于学校自身的优势氛围时,其实应当理性看到另一面,那就是学校优势要融入世界和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

我们一直在讨论和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这如何才能在各学段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回应和科学的落实?答案是了解世界教育的走向和趋势。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教育规划要以广阔的视野放眼国际,为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助力。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更多关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更多关注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教育担当和教育期待。从近年来教育发展历程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越发深刻地体会到新时代教育的特点: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即我们要做人民的教育,人民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担当和期待。

在2021年的“两会”中,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教育的一些关键词值得关注。比如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将来对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支持,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给予它怎样的一种教育观念、教育策略和教育路径的回应?比如大家意想不到的关键词“校外培训”,规范校外培训,这意味着什么?校外培训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校外培训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未来发展历程中,会如何相辅相成,又如何对校内教育产生更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再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规范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何更坚定地保持它的公益性?对于诸如此类的教育发展中的时代要求,中小学应当如何在机制、体制的规划中予以回应?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辩证地、理性地面对和思考的。

所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如果说我们不把自己的优势和整个时代发展的脉搏整合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有可能会偏离正确的航向。

2.瞄准方向进行调整

研制“十四五”教育规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基于新时代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要让规划科学地实施落地,需要冷静地认识到正确的方向不能变。

学校规划,不能仅仅是一纸空文或只是一个阶段的部署,而是一群人一个组织在一个时期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动态发展的。在制定规划时,写一篇文稿很简单,找一些部门的人大家一起讨论,形成规范文本即可。但难点在于,这份规划能否成为学校沿着一条路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作用的蓝本,这是一个考验。

只有规划找对了方向,学校才能有正确明朗的发展道路,因此,制定规划既不能求多也不能求快,要将更多精力放到寻找契合学校发展特点的大方向,将更多时间放到规划学校发展的主要路径,制定出能指导和促进学校未来科学发展的规划蓝本。

但蓝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动态调整。规划是一个时期的战略定位,但是未来的五年十年,一定有很多不可预估的情况。如同2020年的新冠疫情,从深层次来说疫情带来的首先是对功利主义教育观念的反思,我们需要借着这样一个机会重新思考或者重塑我们教育的价值。

因此,我们必定要在规划上做一些调整,让学校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规划动态优化的过程,也是学校不断进步、回应时代发展的过程。

3.在问题中形成共识

当面临未来的众多选择时,学校有很多不确定,比如在未来学校是否要办中学?为什么要办中学?我们办中学以后,整个学校从6年制改为9年制,会有什么改变?我们想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是什么?我们想让这所学校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这是学校最近在考虑的一项重大问题,而这一选择将会为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带来深层次、系统性的定位和思考。

在2004年后的学校规划中,我们想让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得到回应。于是我们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学校文化、“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行为追求,形成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整个学校办学的思想体系。

虽然有素质教育、有第八次课改、有高考改革、也有关于我们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文件支撑的背景,但这样一个规划在具体落实和推进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的质疑。有人提“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那总有一朵不开,你们怎么办?”也有人说“六年影响一生,是不是你们说大话,是不是太过于自负了?”还有人反问“我们的学习本来就是辛苦和痛苦的,你们说天天快乐健康飞翔,这不就是一个伪命题吗?”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面对质疑,我们开展研讨,我们在实践中论证。正是这个过程,让学校发展的方向逐渐“从我到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

3

“规划”让学校清晰方向

1.绘制精准路线

要坚定学校发展步伐,在规划时就要绘制精准的路线。但精准的路线并不意味着具体的工作安排,不能以工作计划代替规划,忽视了规划对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因此,路线的设计要详略得当,才能将学校发展的脚步踩稳踩准。

精准的路线设计要从校情出发,首先,学校采用综合校情的SWOT 分析法,找到学校的内部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并发现外部潜在的风险,抓住外部可能的机遇。

其次,通过回应以下四个具体问题精准绘制路线。

“从哪儿来?”正确认识学校发展的历史,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更要找到问题所在。

“到哪儿去?”冷静思考我们要到哪儿去,绘就学校发展的未来愿景。

“用什么策略?”根据学校目标任务,制定明晰的路径。

“用什么支撑?”夯实学校质量提升的保障,特别要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设计支撑系统。

2.把握核心载体

谢家湾小学在十二五期间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如何使理念更落地、让文化更突显?我们通过课程整合来持续深化小梅花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小梅花课程,成为我们迈出坚定步伐的支撑平台,每位教师与学生都在课程中获得发展。

在小梅花课程平台的实施中,我们尽量让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补充和延展作用,从而让教学目标和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改变校园日常生活状态,让校园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平台中,学校所有的治理元素都以使每个孩子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实现规划所期待的学校发展的样子,并让这种“期待”在整个教师队伍当中得以强化,实现从讨论到共识,再到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平台上个性化创生,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的状态。

小梅花课程在规划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方法、策略、技术不断完善调整,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在随之进步优化。所以规划落地的过程,是以小梅花课程为核心载体,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让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更优共同体的过程。

3.局限和无限融合

把学校办成想要的样子,这个想要的样子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无限的憧憬和有限的资源的融合,也就是说,想要的样子和能要的样子应当高度统一。我们想要的学校的样子,要和我们整个世界教育、国家教育、区域教育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相吻合。但是我们能要的样子要客观地评估,现在哪些资源和条件可以通过规划来达成。如何在想要的样子和能要的样子之间平衡,这是一个考验和难点。

这个考验对于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想办成的样子和学校能办成的样子可能有很大的差距,校长要尽量缩短现有条件的局限与想象的无限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说,在学校规划中,校长的引领担当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校长在设计“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起跑点”时,需要全面考虑学校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因此校长在广泛整合各方要求、期盼、条件与资源的同时,更需要在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层面对学校发展加以引领。在这个过程中,会反映出校长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尤其是引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综合治理能力。因此,校长要找准自己在学校规划中的定位,既要能够听得进各界的建议,谋得准发展的战略,也要扛得住挫折的压力,还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当然,在规划制定和落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规划不只是对一个阶段的规划,有三年规划、五年规划,更长的有十年规划,为我们的发展定向。依据我们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现实条件或改变,我们也会有一个学年、一个学期的规划。对每一个阶段的规划,我们思考:要做一些怎样的思考、准备、定位?要采取何种举措作为面对挑战和发展的回应?每一位校长、每一所学校,在绘制学校的规划的时候,应当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方法和路径,将局限和无限融合,实现一所学校“想要的样子”。

(刘希娅系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国家督学、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