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 教案

原创

2021-10-15 创作

点赞(1)

收藏(0)

分享

人气(284)

课前准备

教学目的

课中

教学过程 配套资源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

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一 :整体感知内容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

(预设: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山、雪、水

 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

    一共6段,其中2、3、4、5段写山;第6段写水。

3.课文写了什么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 温暖。

  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

  ④济南的冬水:绿、清亮。

4.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目标导学:体会写景技巧

1.第一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3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你简要分析。

    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

3.最后一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

 (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化动为静: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

 

  学法指导

 

 

 

 

 

 

 

 

 

 

 

 

 

 

 

 

什么是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 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 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 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 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