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科目:生物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 人气:1426

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的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的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ƒ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的生成速率。
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       b.
II . 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和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