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液体密度的测量
初中物理

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 50 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是        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其示数如图丙所示,经计算盐水的密度是    kg / m 3 .小明用此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4)小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细线来测量石块的密度,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石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石块的重力为 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

③石块的密度表达式: ρ =        (细线质量忽略不计,水的密度用 ρ 表示)。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电子秤、油桃、牙签、两个相同的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

(2)将油桃放入水中漂浮,用牙签将油桃压入水中浸没(水未溢出),静止时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 2

(3)在另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 m 3

(4)将油桃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                   ,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 4

(5)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来源:201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 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装有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待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为   mL .称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22 g 。则液体的密度为   g / c m 3

(4)小明提出另一种测量待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和两个烧杯。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1

③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2

④将挂着的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F 3

⑤液体的密度 ρ =   (用 ρ 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来源:2020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知道小石块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

(2)天平调平衡后,把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天平再次平衡后,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个石块的质量是        g。

(3)小明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石块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密度是          kg/m3

(4)为培养小明的创新能力,老师要求小明使用溢水杯(如图丙所示)、小烧杯、量筒、大烧杯、细线和水测小金属块密度,请将小明设计的方案及其实验结果补充完整。(表达式中水的密度用ρ表示,其他各量用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①将溢水杯装满水

②把小烧杯放在溢水杯中漂浮,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V1

③再把小金属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中,小烧杯仍漂浮,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V2

④小金属块质量的表达式m                 

⑤取出小烧杯和小金属块,将溢水杯       

⑥用细线拴住小金属块,将小金属块浸没在溢水杯中,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V3

⑦小金属块体积表达式V             

⑧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             

来源: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

(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     g。

(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头取出,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     cm3,粉笔的密度为ρ粉笔   g/cm3

(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果汁密度表达式。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

②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2

③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

④果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果汁          (用字母表示,ρ粉笔已知)。

来源:2016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 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 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来源:2018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做"测量襄阳某品牌酒密度"的实验。

(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质量。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    (填序号)。

(2)由图可知待测酒的体积是     cm 3,密度是     kg/m 3

来源: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为了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利用下列器材进行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盒内最小砝码的规格为5g。游码的调节范围为0~5g)、量筒、烧杯、被测液体。主要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2)将图甲量筒中的液体例入一部分到已知质量的烧杯中,剩下的液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     cm 3

(3)把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上,当小明向右盘内放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砝码盒内只到下10g、5g的砝码各一个。①当把剩下的10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接下来的操作可能是     (答出一种操作方法即可);

②当把剩下的10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把剩下的5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直至天平平衡。

(4)天平平衡后,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得出液体的质量为m(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 3(用测得的数据、符号表示)。

(5)小明通过多次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画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是    (g)。

来源: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可看成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30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   kg/m3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想知道花生米的密度,为了使结果更准确,他选择了以下器材:烧杯、清水、天平和砝码、量筒、盐和玻璃棒,并完成了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把一把花生米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发现花生米沉入水中,这是因为花生米的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B.往烧杯里的水中逐渐加盐,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花生米悬浮在盐水中为止;

C.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后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甲图所示,则m1   g;

D.从烧杯中倒出一部分盐水到空量筒中,液面如乙图所示,则倒出盐水的体积为   cm3

E.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44g。

(2)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花生米的密度为   kg/m3

(3)以上测量花生米的密度,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理想实验法

来源: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  ,使测得的密度值偏  

(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导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g/cm3

123.8

来源:2016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刻度线处,如果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所示),则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空烧杯置于天平  盘(选填“左”或“右” ) ,测出其质量 m 1

(3)向空烧杯加入适量水,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 m 2 ,并用笔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

(4)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出,擦干烧杯后,再向杯中加入牛奶使液面到达  处,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 m 3

(5)计算牛奶的密度,所用表达式为 ρ 牛奶 =   (用题中所测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 ρ 已知)。

来源:201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 1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

③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 2

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ρ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 m 1 V 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 m 2 = 40 g ;则食用油的体积 V =     c m 3 ,食用油的密度 ρ =    g / c m 3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末,小明到超市购物口渴了,买了一盒酸奶,喝了一口发现酸奶的味道与平时喝过的同样的酸奶似乎不同,联想起近日新闻报道食品造假现象,他怀疑该酸奶掺了一定水分,于是他想通过测量酸奶密度的方法来判断。你认为,正品酸奶掺水后其密度会    (填"变大"或"变小")。他看到超市售货处有电子秤,并向售货员要了一只小玻璃杯,借助一瓶矿泉水,测出了酸奶的密度。下面是他测量的过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0

②将玻璃杯装满矿泉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净,    

④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酸奶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来源: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林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②在玻璃杯中盛入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记下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 126 . 2 g

③把玻璃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 m 3

④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中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    g

⑤计算出盐水的质量是    g ,密度是    kg / m 3

(2)如果小林在实验过程中先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测量盐水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值会偏   

来源:2019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体密度的测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