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监测仪的简化模型。杠杆 AB 质量不计, A 端悬挂着物体 M B 端悬挂着物体 N ,支点为 O BO = 4 AO 。物体 M 下面是一个压力传感器,物体 N 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槽中,当水槽中无水时,物体 N 下端与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也为零。已知物体 N 的质量 m 2 = 4 kg ,高度 H = 1 m ,横截面积 S = 20 c m 2 ( g 10 N / kg ρ = 1 . 0 × 10 3 kg / m 3 ) 。求:

(1)物体 N 的密度 ρ

(2)物体 M 的质量 m 1

(3)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F = 40 N 时,求水槽内水的深度 h

来源: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密度为的泡沫制作长、宽、厚长方体简易浮桥,浮桥在河水中最大承重为   ,此浮桥空载时分别放到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则  (填“”“ ”或“

来源: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 盛有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体深度相同,把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入两个容器中,小球静止后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体深度依旧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密度小于丙球密度

B.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丁球受到的浮力

C.

取出乙、丙小球后,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D.

取出乙、丙小球后,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大于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来源: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加剧,是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如图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质量为 m ,海水的密度为 ρ ,水的密度为 ρ ,且 ρ > ρ g 用符号表示。求:

(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2)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4)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中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约为 10 c m 3 的实心金属块、细线、大烧杯、小桶、小垫块和水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小明他们首先向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实验思路:

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 G 1 G 2

②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下,在大烧杯中   水,过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③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 1

④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 F 2

若满足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等式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实验思路,但提醒他们利用现有实验器材将无法完成实验,请你帮他们分析无法完成实验的原因是:   

(3)小明他们更换相关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实验后小组成员又进行了交流,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 要浸没在水中。

来源: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约 10 . 9 km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深度处潜水器受到的压强为    Pa ,“奋斗者”号在深海下潜的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取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来源: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同一潜水艇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 F 1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 1 ;潜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 2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 2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F 1 = F 2   p 1 < p 2 B. F 1 = F 2   p 1 > p 2 C. F 1 > F 2   p 1 > p 2 D. F 1 < F 2   p 1 < p 2

来源: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6月20日,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海斗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10000米深处。创造了载人潜水器海水深潜的世界纪录。潜水器由双层船壳构成,外层与海水接触,外壳选择了钛合金作主材,潜水器在上浮和下潜时,其体积是一定的。潜水器近似可以看作长方体,其规格:长 9 m 、宽 3 m 、高 3 . 4 m 。该潜水器悬浮在海水中时总质量为 25 t (海面大气压 1 . 0 × 10 5 Pa g = 10 N / kg )

(1)假设海水密度不随深度变化,质量不变的潜水器在上浮且未浮出水面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海斗号”悬浮在海水中,求所受到的浮力;

(3)载人潜水器在10000米深处,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约为 2 . 78 × 10 9 N ,求海水的密度。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 10 cm 的均匀实心正方体 M .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 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 g = 10 N / kg ) (    )

A. M 的密度是 1 . 25 × 10 3 kg / m 3

B.注入液体的密度是 0 . 7 × 10 3 kg / m 3

C.当 h = 10 cm 时, M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2 N

D.当 h = 10 cm 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1200 Pa

来源: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在甲液体中的小球沉底,在乙液体中的小球悬浮,此时两个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D.盛甲液体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等于盛乙液体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来源: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厚度不计)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和受到的浮力均不计),弹簧上端连有正方体铁块 A ,铁块 A 上表面中心与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 B 下表面中心用长为 0 . 1 m 的轻质细绳拴接(细绳质量不计,长度不可伸长), A B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铁块 A 和木块 B 的边长均为 0 . 1 m m A = 8 kg m B = 0 . 5 kg ,容器底面积 0 . 1 m 2 、质量 1 kg 。弹簧的弹力每变化 1 N ,弹簧的形变量改变 1 mm ( ρ = 1 . 0 × 10 3 kg / m g 10 N / kg ) 求:

(1)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到细绳恰好伸直(细绳不受力),如图乙所示。弹簧对铁块 A 的支持力是多大?

(3)细绳恰好伸直后继续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直到木块刚好全部被水浸没,水面又升高了多少?

来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001 A 型航空母舰离开大连港码头,开始海试。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请问:

(1)航母 001 A 设计排水量 6 . 7 × 10 4 t ,那么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海面下 8 m 处的压强是多少?

(3)一位体重为 600 N 的歼15舰载机飞行员,每只脚与水平甲板的接触面积是 200 c m 2 ,则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是多少?

来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 A B ( V A < V B ) ,按如图两种方式放入两种液体中,待静止后 B 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 A 刚好浸没在乙液体中,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液体对 B 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 A 下表面的压强

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来源: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放前,我国经济很落后,一些地区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如图所示,就是为了解决饮水问题,需要到很远地方挑水的示意图。为了防止道路不好水溅出桶外,在水面上覆盖木板(如图),若一个木板质量为 500 g ,密度为 0 . 8 × 10 3 kg / m 3 ,每个桶内水深 30 cm ρ = 1 . 0 × 10 3 kg / m 3 ,求:

(1)桶底受到的水产生的压强;

(2)一个木板受到的浮力及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

(3)扁担与绳质量忽略不计,扁担长度 1 . 5 m ,每桶水总重 180 N ,扁担与肩膀接触点距离扁担右端 55 cm ,支撑手距离扁担左端也是 55 cm ,则支撑手受到的扁担产生的压力。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水里的冰山融化后,水面会上升,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你用下面给出的图示,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正确解释(忽略热胀冷缩对水和冰的影响,已知冰和水的密度之比为 0 . 9 ),并得出正确结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