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初中物理

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的柱体 。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 底面积为 、装有 深的水。若将 水平切去高度为 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缓慢放入 中,水的深度 随切取高度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柱体 的密度是    ;当切去的高度 为某一值时, 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然后向 中缓慢加水,当加入水的质量为 时,水中柱体仍保持直立,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放在乙的中央。若乙的边长是甲的2倍,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上下表面都处于水平位置,正方体乙漂浮且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的质量之比

B.

甲、乙的密度之比

C.

甲、乙慢入水中的深度之比

D.

甲、乙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小勇同学设计了一个汽车落水安全装置并进行了试验,在汽车的四个门板外侧分别安装一个气囊,气囊的触发由图乙所示电路中 a b 间的电压来控制,压敏电阻 R 1 水平安装在汽车底部 A 处, R 1 的阻值随其表面水的压力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某次试验时:汽车入水前把 R 2 的滑片调到合适位置不动,闭合开关 S ,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 ,再把汽车吊入足够高的长方体水池中缓慢下沉,直到 a b 间的电压等于或大于 3 V 时,气囊就充气打开,使汽车漂浮在水中,试验装置相关参数如表所示。

电源电压

4 . 5 V

R 1 接触水的面积

15 c m 2

长方体水池底面积

20 m 2

(1)求汽车入水前电路中的电流;

(2)当汽车漂浮时,测得水池的水位比汽车入水前上升了 8 cm (水未进入车内),求汽车受到的重力;

(3)求气囊充气打开时汽车 A 处浸入水中的深度。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使用过程中,发现称量范围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 F = G 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器材: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 ( 4 . 0 N ) 、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实验。

【数据处理】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     ρ g / c m 3

-

0.8

1.0

1.2

1.4

1.9

2.0

电子秤示数     F N

4.0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     F N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 x 的数据是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4)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将一个重为 10 N 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ρ = 1 . 0 × 10 3 kg / m 3 )

(1)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 6 . 0 × 10 - 3 m 3 ,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   

(2)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F 1 F 2 F 3 F 4 。由图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F =   

(3)以下选项中若   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

A . F 1 - F 2 = F 3 - F 4

B.

B . F 1 - F 3 = F 4 - F 2

C.

C . F 3 - F 2 = F 1 - F 4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A B 、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 A 的示数逐渐    B 的示数逐渐   ,且 A B 示数的变化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5)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   (多选)

A.

A . 测力计 A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

B . 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

C . 能同步观察测力计 A B 示数的变化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中有一支长 14 cm 、底部嵌有铁块的蜡烛,露出水面的长度为 1 cm ,点燃蜡烛,至蜡烛熄灭时,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熄灭时蜡烛所剩长度为    cm ρ = 0 . 9 × 10 3 kg / m 3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将正方体物块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缓慢匀速提起,拉力 F 随提升高度 h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7 . 5 % ,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物块的边长为 0 . 6 m

B.

动滑轮重为 300 N

C.

提升物块完全离开水面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于 87 . 5 %

D.

将物块提升至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为 1650 J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 5 S 0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底面积为 S 0 、高为 h 0 的柱形杯装满水后(杯子材料质地均匀),竖直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1 2 h 0 ,如图1所示;再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内,把空杯子竖直正立放入水中,待杯子自由静止后,杯底与容器底刚好接触,且杯子对容器底的压力为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2 3 h 0 ,如图2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0 。求:

(1)空杯子的质量;

(2)该杯子材料的密度。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某款国产水陆两用挖掘机的机械臂可绕O点转动,这辆挖掘机有两条履带,每条履带内均有1个由合金材料制成的空心浮箱,每个浮箱(可视为长方体)宽为1.5m,高为2m,合金密度为8.0×10 3kg/m 3

(1)某次测试中,质量为60kg的驾驶员驾驶挖掘机,从6m高的平台沿斜坡向下缓慢行驶20m,到达水平地面。

①请在图乙中画出挖掘机沿斜坡向下缓慢行驶时,挖掘机对斜坡的压力的示意图。

②在上述过程中,驾驶员的重力做了多少功?

(2)如图甲所示,开始时机械臂伸直且静止,O、A、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A=10m,AB=0.5m,机械臂和斗铲整体的重心在A点;机械臂控制斗铲装取质量为1t的沙石后,机械臂、斗铲和伸缩杆缓慢运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静止,这时机械臂、斗铲和沙石整体的重心在B点。已知伸缩杆先后两次对机械臂的支持力(支持力垂直于机械臂)之比为5:7,则机械臂和斗铲的总质量是多少?

(3)已知制作每个浮箱时所用合金的体积V与浮箱长度L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不计履带排开水的体积和驾驶员的质量,除2个完全相同的浮箱外,挖掘机其余部分的质量为33t。若挖掘机漂浮在水中,2个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均不超过1.5m,则每个浮箱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 A B 用不可伸长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 A 刚好完全浸没入水中,细线被拉直。已知 A 6 N B 受到的浮力为 8 N A B 密度之比为 3 : 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A.

B 受到的重力为 10 N

B.

细线对 A 的拉力为 1 N

C.

A 的密度为 0 . 75 × 10 3 kg / m 3

D.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来源: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 10 - 4 m 2 ,将一体积为 2 × 10 - 4 m 3 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 1 5 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    )

A.

木块的密度为 0 . 8 × 10 3 kg / m 3

B.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160 g

C.

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0 . 6 N

D.

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来源: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如图所示是为圆柱体涂抹防护油的智能装置。其外壳是敞口的长方体容器,距容器底面 处固定一支撑板 的中心有一小圆孔,圆柱体放在支撑板 的正中央。长方体的左下角有注油口,防护油能够匀速注入长方体容器内部,当油的深度为 时,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 。随着液面升高,圆柱体竖直上浮,当油面上升到压力传感器时,停止注油,此时撑杆的 点对圆柱体有 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已知 ,小圆孔面积 S 0 = 8 × 10 - 3 m 2 ,圆柱体底面积 ,圆柱体重 ,支撑板 的厚度不计, 。求:

(1)注油前,圆柱体对支撑板 的压强;

(2)圆柱体刚好浮起离开支撑板 时浸入油中的体积;

(3)圆柱体的高度。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某一位置(如图实线所示),若用一细铁丝(铁丝体积不计)将铁块轻轻向下压较长一段距离后(如图虚线所示),气球受到的浮力、气球和铁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

A.

变小,下沉、变小

B.

变小,下沉、不变

C.

不变,悬浮、变小

D.

不变,悬浮、不变

来源:2021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台上,容器的底面积 S = 100 c m 2 ,质量均匀的圆柱体物块上表面中央用足够长的细绳系住,悬挂于容器中。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水(每分钟注入 100 g ) ,直至注满容器为止,细绳的拉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ρ = 1 g / c m 3 ,常数 g = 10 N / kg ,物块不吸水,忽略细绳体积、液体扰动等其它次要因素。

(1)求注水前圆柱体物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 L 1

(2)当细绳的拉力为 0 . 9 N 时,求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

(3)若改为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每分钟注入 100 c m 3 ρ = 1 . 5 g / c m 3 ) ,直至 9 . 4 min 时停止。求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p 与注液时间 t x 分钟 ( 0 t x 9 . 4 ) 的函数关系式。

来源: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