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

某班同学用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凝,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 N a C l

猜想二: N a C l H C l

猜想三: N a C l N a O 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N a 2 C O 3 溶液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
B.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 碱溶液的 p H 7 ,若测得某溶液的 p H = 12 ,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 N a O H 溶液中 O H - 能与酸反应,因此 K O H 溶液中的 O H - 也能与酸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
B. 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
D. 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测定人体内体液的 p H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明明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检测值
正常 p H 范围
血浆
7.41
7.35~7.45
胃液
0.8↓
0.9~1.5
胆汁
7.21
7.1~7.3
胰液
7.8
7.5~8.0

(1)该同学哪项指标出现异常
(2)医生让明明服用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药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明明服用的药物,可用厨房中的一种物质代替,这种物质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 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 g ,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 g
D.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 ( V ) / m 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 t ) / C ° 5.6
9.8
12.1
16.3
18.5
17.1
15.2
14.6
13.5
12.6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 m l 时,表明 N a O H H C l 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
②当加入6 m l 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
③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 p H 7(填"<"、"="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
B.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测定溶液PH

D.

蒸发食盐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焚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 可以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 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用一氧化碳做燃料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 H 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 B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 p H 7(填">"、"="或"<"符合)。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是一些食物的 p H ,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食用哪一种(

物质
番茄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 H 4 . 0 4 . 4 3 . 5 4 . 5 6 . 3 6 . 6 6 . 8 8 . 0
A.

番茄

B.

葡萄

C.

牛奶

D.

玉米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范围: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p H 7.35﹣7.45
6.6﹣7.2
0.9﹣1.5

根据上表可知,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

p H 试纸能够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 p 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还原反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