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综合题
初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4年前的4月13日,海南被正式批准建省办经济特区。4年前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今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海南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证明了改革开放具有什么重要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如何才能“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3)如果请你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推荐一首歌曲,你想推荐哪一首?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来源:2022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话发展之路】

中学生小轩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聊生活变化,爷爷、爸爸、小轩、奶奶、妈妈依次谈了自己的感受。

爸爸:20年前,我在村办工厂工作,一个月能领1000元。

小轩:表姐在国企上班,现在每个月工资有7000多元。

爷爷:45年前,我在村里种地,年收入都不到100元。

奶奶:40多年来,村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修了路、盖了楼、致了富,日子越过越好。

妈妈:这都是因为……

(1)三代人的对话中提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请写出其中一种。

(2)请根据对话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续写妈妈的话。


【展现思辨之美】

小轩家所在的传统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绿树环绕、环境优美,是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为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村支书组织大家召开村民议事会,商讨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以下是村民们正在讨论的两个发展方案。

方案一:开挖后山建工厂,获利之后再修复。

方案二:推倒传统古建筑,扶持村民修民宿。

(3)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辨析。

来源: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海南省PM2.5年平均浓度变化图(数据来源:《海南日报》2022年4月8日,《今日海南》2021年10月刊)

(注:PM2.5是指肉眼看不见、漂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好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海南省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制(修)订多项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谋划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一项项卓有成效的海南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做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

(2)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请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实践经验?

来源:2022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组织“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道竞答题。

竞答题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请列举我国增强宪法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

1)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活动二 演讲比赛前,一位同学撰写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民宪法为人民”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198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诞生的日子。那一天,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表决结果宣布时,人民大会堂内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好宪法。

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万分高涨,热议浪潮持续了整整四个月。

你问我宪法的根基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你问我宪法的伟力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凸显人民的尊严和价值,表现着宪法颁行的意义。尊重人民、关怀人民、爱护人民,是宪法不懈的追求。

如果让我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我会用这样几句话,那就是……

2)对上述演讲稿内容进行续写。要求:围绕演讲主题,运用所学,简明扼要。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承担责任,无怨无悔
于敏、朱敏才、孙丽娜等被评为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走近他们,感悟人生。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朱敏才 孙丽娜: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2)结合他们的事迹,说说当代青年应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政学习、自主探究
九年《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以“民族梦﹒创新梦”主题的时政学习,同学展示以下时事资料:
【抗战精神】2015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弘扬抗战精神,推进伟大事业》文章指出:这种精神……现在和将来也一定会激励我们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新战略】2015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发表讲话: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抗战精神属于何种精神的范畴?其在中华民族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
(2)“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体内容包含哪些?
(3)请你分析总理为什么要强调“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为了实现奋斗目标,青少年在弘扬民族精神、实施创新战略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每个方面各列举2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张上课时总喜欢手上拿个东西摆弄,到了中学这种情况愈发严重,常常因为摆弄玩耍东西而走神。小张为此也很苦恼,想改掉这个坏毛病,但是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又开始摆弄东西。小张的成绩开始慢慢下降。因为这事小张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张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显得很不耐烦,后来常常故意顶撞老师。小张的成绩下降的更厉害了。
(1)请分析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至少从两个角度)。
(2)被老师批评后,小张出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运用《行为与后果》的知识回答,从上课玩弄走神到顶撞老师,导致小张成绩不断下降,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当今部分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象,某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感恩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内容:
(1)我的主题:请你为这次“感恩教育”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我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
(3)我的行动: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填写完整:

(4)我的感言:回忆成长路上,父母、老师、朋友等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填写下面的感谢卡。
我感谢        (不可涉及具体人名),因为她(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某班同学为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明确自身责任,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国家未来主人”为主题召开了一次学习讨论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经济建设]
2015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伟大成就取得得益于我国实行了哪一战略部署?请谈谈它的完成情况。
(2)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写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政治建设]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有问题问总理”、“有话网上说”早已成为人民网“两会”报道的传统保留栏目。
(3)“我有问题问总理”、“有话网上说”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哪项政治权利?
(4)公民行使该项政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5)我们在行使该项政治权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社会建设]
2015年统筹安排搬迁工程与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在完成住房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力度。
(6)开展扶贫攻坚体现了         的根本原则。
[文化建设]
材料一:下图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墨舞冬奥”。会徽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7)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二: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携手联动,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集众智者成大事”,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8)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2015年8月20日至23日,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香港举行,本次大赛增设“科技创意”竞赛,征集评选青少年提出的科学假设、奇思妙想或解决思路。
(9)针对这一创新大赛的举办,你打算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法制建设]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0)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原因。
(11)请说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依法治国的意义。
(12)在编者寄语栏目谈谈:青少年学生该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概括总结]
(13)综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请你概括得出一个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我与父母”的探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对50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后所收集到的部分数据。
【调查数据】:

项目
所占比例(%)


在家里我的事情自己做主
48.7
37.2
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64
42.3
觉得父母很烦
45.2
39
在家里经常顶撞父母
38.2
25.6

(1)【调查分析】这个调查反映了我们中学生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2)【解决方案】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表格中所呈现的这些状况?
(3)【感恩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会怎样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经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是我国1997年《刑法》实施以来的第九次修正,这次修正增加了很多新规定,惩治更加严厉,如:替考、医闹、造谣等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刑(九)更注重维护社会诚信等。

(1)一部法律,九次修正。这说明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怎样的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有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出台了,从此就能杜绝替考了。”请运用课本所学知识,结合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1)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那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何伟大意义呢?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按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的要求,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应该实施哪些战略举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风”,这一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词汇,因央视《新春走基层》节目而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家规祖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青年既要传承家训文化,也要培育家国情怀。

(1)写出值得你骄傲的家风和你传承家风的具体行动。
(2)某班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活动,将浓浓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亲社会行为。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亲近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议》中提出的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分别依据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2)“十三五”时期,我国怎样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清国情,了解国策与战略,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已达13亿之多,这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垃圾污染和生态破坏。
材料三: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文件指出;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
为了引导同学们关注国情,了解国策与战略,努力学习,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奋斗,某中学九年(1)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课,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国情谈谈你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要性的认识。
(2)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现象。(至少三例)
(3)针对材料二、材料三的情况,党和国家提出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一个发展战略。
(4)为了引导同学们认清国情,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奋斗,请你从关爱集体、投身改革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等角度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每方面至少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