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读下面的表与图,按照问题提示回答

时间
远古人类
约170万年
1
2
北京人
3
山顶洞人
约7000年
4
5
半坡人
6
7

表一
     
图一                     图二
(1)在答题卡上按指定序号填写表一的内容
(2)图一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二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3)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4)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十九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
(2)英国工业革命中,哈格里夫斯和瓦特各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图片中图A、图B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主要作用。
(2)图C发生在哪个事件中?林肯宣读《宣言》的名称是什么?
(3)图A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
(4)从美国和日本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任意一点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
(1)材料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它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请你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各一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已结束60多年。它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人类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他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残骸、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成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一战的影响?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不便,很少有欧洲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全球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激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材料二

材料三 法国《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根据材料概括《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人权宣言》的颁布对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一些措施,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次改革日本避免了什么危机?
(3)材料三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材料一、材料二所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个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连在一起的》”——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剧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明智的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进步不仅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外历史上,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前进。请举出中外近代思想家各一位并写出其观点或主张?
(2)从你写出的思想家中选择一位说明他的主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科技的进步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促使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名称
开始时间
交通工具
能源
时代特征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煤炭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气时代

(2)科技革命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了世界。给世界带去了繁荣与贫穷,欢笑和痛苦。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在屈辱和挣扎之后,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你认为中国应该做些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问答题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在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请回答:
(1)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指什么?开始于何地?这一变革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这一变革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变革中出现了“多才多艺的巨人”,请举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马克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美洲的发现“与哪一个人物有关?你如何理解“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伏尔泰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法国革命、美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两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三国革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和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大臣和西欧的宫相分别是谁?
(3)这两次改革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中国改革的成就,谈谈你的感想和启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在这个从伊朗出土的石柱上,用古老的楔形文字撰刻着一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2分)该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2)它在历史上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3)材料二中,在古代印度,雅利安人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