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 填空题
高中物理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6." 65 cm,BC="8.17" 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是50 Hz,A与B之间及B[与C之间还有一计时点,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 m/s,测得的加速度为        m/s2。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意写一条即可)。(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火箭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____m/s2,离地最大高度为______k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向右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          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3)根据纸带计算瞬时速度:vD=           m/s,vC=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是3m,第2s内的位移是5m,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      m/s2,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AC=3.6cm,AD=7.2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xA=16.6mm、xB=126.5mm、x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A.xB.xD和f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五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 ,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___;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示意图,其中AB=42mm,AC=88mm,AD=138mm,v B =_________m/s,v C =_________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物体的 v - t 图象,从图象可知 OA 段的加速度是        m/s 2 ; AB 段的加速度是     m/s 2 ; BC 段的加速度是        m/s 2 ; CD 段的加速度是    m/s 2 ;物体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物体在这14 s内运动的总路程是     m,位移是      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通过的位移是8m,所用的时间为2 s;则速度由2v增加到4v时,所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____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得到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几个相邻计数点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B、C和D各点到A的距离为。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个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AB=5.62cm,BC=5.23cm,CD=4.85cm,DE=4.47cm,EF=4.08cm,FG=3.70cm,GH=3.31cm,HI=2.92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根据什么?                 
②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                   m/s2
③B点的瞬时速度υB=         m/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物块的质量
m=          kg,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作为计时周期T0,并依打点先后顺序编号为0,1,2,3,4,5……。一不留神,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于是从这些断掉的纸带中取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段。请根据给出的四段纸带回答:

⑴.B,C,D三段纸带中和纸带A属于同一条的是   ;
⑵.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 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_ m/s,木块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