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化学

下列仪器中,不属于定量仪器的是

A.容量瓶 B.温度计 C.烧杯 D.秒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微粒间的作用力中,不属于化学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 B.金属键 C.共价键 D.离子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

A.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PbSO4+2H2O+2e-=PbO2+SO42-+4H+
B.FeCl2溶液与K3[Fe(CN)6]溶液混合后得到特征蓝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检验Fe2+
C.常温下将5mL0.1mol/LNa2S2O3溶液、5mL0.01mol/LNa2S2O3溶液分别与5mL0.1mol/LH2SO4溶液混合并搅拌,通过记录溶液中出现浑浊的时间,可确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处理含有Hg2+离子的废水可加入硫化钠,使Hg2+离子转化为HgS沉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橙黄色液体)+Cl2(气) 2SCl2(鲜红色液体)  ΔH=-61.1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Cl2
C.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
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 CO2通入150mL 1mol·L-1 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c(CO32)>c(HCO3)
B.常温下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C.0.1 mol·L-1 pH为9的NaHB溶液中:c(HB)>c(B2)>c(H2B)
D.室温下,将0.4mol/L HA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液pH=5,则c(A-)+c (OH-)>c (H+) + c(H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W、X、Y、 Z、 Q是五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W原子半径最小;X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和Y,X和Z均位于同一主族;Q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Q
B.Q分别与X、Z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YW能与WQ发生复分解反应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在少量C12中燃烧生成0.5 mol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NA
B.78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D.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1N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B
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pH计测两溶液的pH
前者的pH小于后者
H2SO3酸性强于H2CO3
C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未出现血红色
铝热剂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的氧化物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X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Y与W核外电子数相差6,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W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
B.X、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X、W分别与Y形成化合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D.Z、W分别与Y形成的化合物均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B.2C(s) + O2(g)=2CO(g) △H=-2(b-a) kJ/mol
C.2CO2(s)=2CO(g)+O2(g) △H=+a kJ/mol
D.C(s) + O2(g)=CO2(g) △H<-b kJ/mo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a kJ。又知12.0 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b kJ。则热化学方程式C(s)+1/2O2(g)=CO(g) ΔH=Q中Q等于

A.-(a-b) kJ·mol-1 B.-(a+b) kJ·mol-1
C.-(5a-0.5b) kJ·mol-1 D.-(10a-b) kJ·mol-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的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烈的黑烟的火焰
D.1 mol甲苯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二乙基己烷
B.互为同系物
C.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为:
(CH3)2CHCH3<(CH3)4C<(CH3)2CHCH2CH3<CH3(CH2)3CH3
D.等质量的甲烷、乙醇、乙醛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