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针对如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

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

A.

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

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

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

组织发动

B.

直接指挥

C.

精神引领

D.

经济资助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

社会从传统到现代

C.

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

世界从分散到整体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  )

A.

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

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

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

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  )

A.

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

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

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

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

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

B.

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C.

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

D.

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

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  )

A.

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

作者主张中体西用

C.

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

天朝上国观念盛行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

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

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

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

邻保制度

B.

保甲制度

C.

十家牌法

D.

里甲制度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

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

缓和了朋党之争

C.

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

加剧了阶级矛盾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

豪强势力的膨胀

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

专制皇权的弱化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广东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