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有大洲或大洋是:
甲:______ ;乙:_________  ;丙    __________  。
(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证明了:__________。
(3)丙大洲位于  ___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

来源:2010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二11月月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地震带。
(2)日本和我国台湾都位于____________  带内,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多_________   。

来源:2010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二11月月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有大洲或大洋是:
甲:______ ;乙:_________  ;丙    __________  。
(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证明了:__________。
(3)丙大洲位于  ___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

来源:2010年甘肃省武威五中高二11月月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________个时区。
(4)此时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两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位于52°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简析该地区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3)根据图中资料说明A、B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来源:2011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优势区位是什么?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来源:2011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____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4)由A模式转向B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
由B模式转向C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
(5)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和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采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制造清洁的产品。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清洁生产的目的是                                          
(2)下列属于清洁生产的是         (选择填空)。

A.回收分解废旧电池 B.生产无氟冰箱
C.农村使用沼气做能源 D.水产品加工

(3)读图9,在产品生产到产品废弃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环节有                                                         
(答出三点即可)
(4)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看,清洁生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8示意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B             ,C             
D              ,E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字母)。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熟        
③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6“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图7“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6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画在答题卡的图中)
(2)图6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图6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4)该日          (选择填空)。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图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规划的“广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个经济圈如下图:

材料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沿海3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1)《规划纲要》把广州佛山和肇庆规划为一个经济圈的原因是什么?
(2)广东按照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总体要求,应加快哪些方面发展?
(3)从材料二图可推知,最为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污染源来自              ,制成此图主要运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4)概述珠江口海域生态监控区连续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09入秋至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西南地区旱情示意图

材料二:西南五省农作物减产对全国产量的影响估计

材料三: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1)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具有                      等特点。
(2)本次西南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的三种农产品是             
(3)西南部分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4)试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⑴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 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 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8 分)
⑵上图中A——B—C 线年降水最大致呈现出“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 分)
材料二

⑶材料二图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材料一图中的① 、② 、③ 、④ 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感受,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__阶梯。(2分)
(2)甲城市附近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试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L河和L1河的名称。(2分)
(4)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 图中Q湖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与L城市(耶路撒冷)的年降水量相差约为
_____________mm,形成此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的Q湖面与M海平面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米,Q湖中水生动
植物几乎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河与Q湖分布的地形为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