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横线箭头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回答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2)这一天,在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       ,处于极夜的是     点,白昼将变短的是       点。
(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    时针方向;图中①②④三点连线为    线。(晨线或昏线)
(5)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6)此时,湖南处在       (季节),盛行           风。
(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双选)    

A.湘江左右两岸河床不对称 B.海陆间水循环
C.昼夜更替 D.矿物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五 欧洲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六 哥本哈根在欧洲的位置示意图。(图2)

(3)根据材料五,比较欧洲1月、7月的气温分布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

 
气温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1月
 
 
7月
 

 
(4)材料六中的某种农业区属于        区,材料六中的AB两地都大量种植水果、蔬菜、花卉,被称为发展时鲜业的基地,试比较A、B两地发展时鲜业的差异。
(5)图2中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该区域经历了兴起--发展--衰弱—整治的过程,简要分析该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位于海地岛西部。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而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材料二: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预计,太子港遇难者可能多达15万人,此次地震的总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
(1)图示区域板块边界类型是            。(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
(2)向风海峡盛行风向是        
(3)海域②在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4)根据材料说明海地南部的气候类型,并简述海地北部气候的形成原因。
(5)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海地河流的主要特征。 
(6)分析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钢铁工业区

高科技工业区

客运码头

水厂

纺织工业区

城市绿地

货运码头

污水处理厂

(2)简述E处的区位选择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2.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地区的地租水平与周边地区相比偏________ (高、低),主要原因是:
                              
(2)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_   
(3)按照地租水平的高低,图中①②③三地地租水平从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省级
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446
570
宁夏
1780
26
1754
1352
4000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4)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5)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 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
(3)在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兴建大型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源分布看:①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②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③地区新能源中________、________丰富。
(2)图中实线和箭头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在能源工程,A是________工程,B、C、D是________工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C线路的电力比B线路优越,试分析其原因。
(3)简答开发④地区水电基地的有利条件。
(4)A、C线路能源调运对开发⑥地区有什么战略意义。
(5)2003年全国19省拉闸限电的过程中,有些省份能源丰富,试分析2003年④⑤两省发生“电荒”的主要自然原因。
(6)简要分析⑥⑦地区能源供应长期紧张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回答解决⑥⑦地区“电荒”的主要措施。
(7)我国优先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开发前景广阔
②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③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④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污染问题的约束,而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不到达25﹪,利用好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在智利发生了8.8级的地震,震中位于35.8°S,72.7°W。

1.智利地震发生在美洲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该处板块作     运动。
2.地震发生地属于      气候,当月的气候特点是      
        ,该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
3.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这种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4.造成上述两地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5.在图中线段上画出箭头表示沿岸洋流的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陆游客与港澳台游客对海南省旅游需求的季节差异有何不同?为什么?
                                                                           
                                                                           
                                                                           
2.为什么五指山市的旅游人数1月份较7月份少?
                                                                           
                                                                           
3.从海南岛自然环境和所属文化区的特点评价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