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⑴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 西山 十记(节选)
(明朝)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秾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注解:
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è)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
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佁然不动  ②折蛇行
下列成语中的“洞”字与文中“洞见沙石”中的“洞”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漏百出:形容作文、说话或办事等破绽很多。洞:缺陷,不周密的地方。
B.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明亮的火一样。洞:清楚,透彻。
C.空无物: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洞:空,没有什么内容。
D.门户开:门窗等大开。洞:像开着出口的山洞。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都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作者分别是怎样进行侧面描写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唐·王勃                            唐·刘长卿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猿啼客散暮江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人自伤心水自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作逐臣②君更远,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 裴郎中:诗人的朋友。吉州:今江西吉安。②逐臣:被贬官而同时离开京城的人。这里指作者与裴郎中同时被贬。
4.【乙】诗的首句没有一字架空。 “           ”点明送别的时间,“            ”交代送别的地点,“猿啼”一词作用:                                       
5.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歌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
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中第四句两个“向”字如何理解?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请举例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面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多处运用了叠词,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为例做简要分析。
《天上的街市》中写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本诗中也写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两首诗中均强调天河的“浅”,其用意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春日 〔宋〕晃冲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周 密的古诗《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飞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郊野。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            ”,“插田”照应上面的“            ”,
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               气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下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