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古人云:“上善若水。”②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藉着的无穷力量,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智慧?③水很刚劲,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 遇到高山  它能巧妙地绕过去 ;水很识时务,遇到堤坝,它能理智地止步。④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⑤当蓄势到一定高度,它就会气势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⑥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

(1)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2)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句意,把第③句补写完整。

(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⑤句中画线部分。

来源: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

阅读材料中,侯嬴为信陵君进献了哪几条“奇计”?请简要概括。

来源:201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验,读完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⑦以不悖者为悖。          
——《战国·策魏策》
【注】①公叔痤(cuó):魏相。②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③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④为:如果。⑤竞:同“境”。⑥悖:糊涂、昏聩。⑦固:原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王以国事听之也  愿:    
(2)秦果以强        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段中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