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m1=____ g。

(2)往量简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简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18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       mL。

(3)种子的密度ρ=      g/cm3 ,与真实值相比ρ偏      ,理由是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简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ρ=                      。 (用ρ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来源: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晶同学利用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 调;调节横梁平衡后,她把200枚订书钉放置左盘,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200枚订书钉的质量是   g ,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2)她没有用天平直接测量1枚订书钉的质量,是因为  

来源:2016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测量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个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测量方法.
甲同学:把一根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测量,多次测量同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乙同学: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丙同学: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      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的电表应(1) 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 (2) 盘中(选填“左”或“右”);“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 (3) 作为平面镜;“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应移动 (4) (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聪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 600mL 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 m=________,重量 G=________。(1mL=1cm3,水的密度是 1g/cm3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 21,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
(3)书包的重量约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标示)
(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华名族“飞天梦”的“神舟十号”飞船顺利升空.

(1)“神舟十号”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密度_____(大/小)、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如图所示是利用火箭将“神舟十号”发生升空的情景,该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力学知识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王亚平是我国第二位女宇航员,则随“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轨道后,王亚平的质量_____(变小/变大/不变).“神舟十号”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神舟十号”受_____(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
(3)“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若宇航员将在“天宫一号”太空舱中进行下列科学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D.用秒表测量时间

E.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l)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选填“左”或“右”)往另一个盘增减祛码时要使用______
(3)多次增减祛码,当加入5g的祛码后,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附近,此时应移动_使横梁恢复平衡。若盘中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小明对这种落体运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问题二: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针对问题一,你的猜想是: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且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越           
(2)小明根据你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取质量不同的物体放在      的高度(填“相同”或“不同”),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所用的时间。
(3)请根据你的猜想,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取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它们自由下落,比较                                                  
(4)小明在探究“问题二”时,通过实验,测量出同一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下落的时间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不满足正比例关系”。他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高度
下落时间
hl
tl
h2
t2
h3
t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 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应用密度可以      物质。
小姬同学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评估】
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                       ;(2)              
【提出问题】
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g/cm。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冰的质量m/g
冰的体积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试题分析与论证】试题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      作为平面镜。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      (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         不变,让苹果的          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同高度h1h2h3……下落时所对应时间为t1t2t3,……,并绘出ht图象如图18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知识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室中,若要让你通过实验“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你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在下面表格的基础上,在第一栏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项目,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3)该实验至少需要三次以上实验测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始终是一个定值,则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物体1
0.5
5.2
物体2
1
9.6
物体3
2
19.4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      N/kg.
(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秤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质量m/kg
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重力G/N
0.0
1.0
 
3.0
4.0
5.0


(1)某次测量弹簧秤的读数如图甲所示,请你将弹簧秤的读数填入上表空格中。
(2)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