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强特点的想法。

(1)图1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                                           

(2)下表是小明利用 U 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序号

深度 / cm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 / 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②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2所示。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        无关。

(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 7000 m 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 ( g 10 N / kg ρ 海水 = 1 . 03 × 10 3 kg / m 3 )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空。

(1)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图所示,缓慢改变  ,通过观察细线的方向来判断重力方向。(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3)图所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4)图所示,比较(a)、(b)实验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  有关。

来源:2019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型号中型履带式水陆两栖突击车,它采用了轻质铝合金装甲车体进一步

增强了水中浮渡能力该两栖车装配有输出功率为 1 . 1 × 10 6 W 的发动机。

(1)在海面训练过程中,发射多枚炮弹后,车体向上浮起了一些,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在陆地上行驶,履带可以  车体对地的压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两栖车的总质量约为 30 t ,在深水中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 g 10 N / kg )

(3)两栖车在陆地上以 36 km / h 匀速行驶 72 km 时,若两栖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全部用于做机械功,发动机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来源:2018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 ) ,试说明理由。  

来源: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

(1)该装置是否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填“是”或“不是)。

(2)盘中的水由于  (填物态变化)而下降,瓶内水由于  而下降。

(3)当瓶内水不再下降后,位于瓶口的A点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6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发现家中鱼缸的电源适配器(与手机充电器功能相同)烧坏,供氧系统的气泵不工作了,鱼缸里的鱼存在缺氧危险,经检查发现:电源适配器与家中淘汰的手机充电器在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主要规格上完全相同,由此小明设想利用手机充电器和手机电池替换坏掉的电源适配器,构建一个不间断供电系统:当手机充电器不工作时,由手机电池给气泵供电;当手机充电器工作时,手机充电器能够同时给手机电池充电和气泵供电。已知气泵额定功率为 2 . 5 W ,手机电池电压为 3 . 7 V 、容量为 2000 mA · h (容量:电池充满电后,通电流与可供电时间的乘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实现对气泵不间断供电功能。

(2)将导气管末端放入鱼缸,发现随着放入水中深度的增大,导气管放出的气量在减少,说明水的压强具有   的特点。

(3)当只有手机电池对气泵供电时,为了测量气泵的实际功率,小明应该选择电流表的   (选填" 0 ~ 0 . 6 A "或" 0 ~ 3 A " ) 量程接入电路;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后指针如图乙所示,气泵的实际功率为    W

(4)在(3)状态下,气泵能够工作的最长时间为    h

来源: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省宁波市2015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问会    (填“变短”、“变长”或“不变”)。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     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 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图中的压强计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当小明增大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时,可以观察到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如图14所示,是小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的实验情形。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形     (选填“能” 或“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____      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研究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加量ΔF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ΔF的大小关系。他们先后将质量m和体积V不同的物体放入盛有酒精的柱形容器中,并测得ΔF和ΔF,相关数据见表一、表二。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相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盛有足够
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ΔF与V无关。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m和Δ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                  
③进一步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合理猜想是:盛有足够多液体的柱形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液体未溢出),当       时,ΔF和ΔF的大小相等。
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以达到能结合表一、表二验证上述猜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雨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和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薄壁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实验序号
F(N)
F(N)
F(N)
1
20
10
30
2
16
14
34
3
12
18
38
4
8
22
42
5
4
22
42

 

实验序号
F(N)
F(N)
F(N)
6
30
10
30
7
25
15
35
8
18
22
42
9
10
30
50
10
8
30
50

 
①小明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
②小雨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柱形物体浸入液体中,______越大,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越大。
③分析实验序号4与5(或9与10)的数据,发现测力计示数F不同时,物体所受浮力F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均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两位同学仔细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知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
⑤分析实验序号2和7可以得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分别为_____和_____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观察图甲-A中现象,底部扎有橡皮膜装有水的管子,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水对管子底部有(  )作用;观察图甲-B中现象,侧面开着几个小孔且装有水的管子,水从小孔中喷射出来,说明水对管子侧面有(  )作用.
(2)如图乙是用同一实验装置来分别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四种特点.其中用来说明“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个特点的一组演示应是(  ),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这个特点的一组演示应是(  ).(均选填图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林在厚底透明圆柱形塑料小筒中央固定了一根木棍,又找来刻度尺、装有水的水槽和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大螺丝帽。他用以上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当液体密度一定时,在液体内部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强的增加量ΔP与液体深度的增加量Δh成正比。即:ΔP=kΔh(k为常量)”。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强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及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分别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和适量的浓盐水。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压强计的两液面高度差为h1,如图甲所示;当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时,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h2,如图乙所示。已知:h 1=" h" 2,则             为盐水(选填:“甲”或“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侧壁有三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a、b、c中喷出,其中________孔喷得最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