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声音的产生
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 256 Hz 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③换用 512 Hz 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星 “鹊桥号”、它将成为“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桥梁。“鹊桥号”在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声音,这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若“鹊桥号”质量为 500 kg ,加速升空 1000 m ,“鹊桥号”需克服重力做功   J ( g 10 N / kg )

来源: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来源: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填“响度”或“音色” ) 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

来源:2020年辽宁省辽阳市(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敲击后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一位身高是 1 . 7 m 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 m 处,此时他在镜中的像跟他的距离是  

来源: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  产生的,歌声是通过  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的。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来源:2017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填“响度”或“音色” ) 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

来源:2020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C.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D.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

来源: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来源:2018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琴声悠扬,歌声嘹亮 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  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来源:2018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

C.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

D.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