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实验题
初中物理

.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汁时,t=5s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离渠中心线距离r/m
0.1
0.20
0.40
0.60
0.80
1.00
乒乓球移动距离S/m
1.00
0.96
0.84
0.64
0.38
几乎为0
水流速度/m·s-1
0.200
0.192
0.168
0.128
0.076
几乎为0

(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离渠中心线距离r越大,水流速度v            
(2)为了得出v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上表数据绘制v一r2图线如图乙,据此图可得到v与r的关系式是v=            
(3)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8           PC
(4)上《电流》一课时,老师常用水的流量和水流来类比电量和电流。理想水渠交叉点上,单位时间内流入的总水量等于流出的总水量,同理,在电路的某连接处,流入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的电流总和。图丁是某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的示数为          A,若通过导线 ab电流为0.6A,请分析通过导线cd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的泡沫塑料颗粒再用该喇叭播音,如图1—2所示,
想一想,你能得到哪些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结论,试举两例。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结论
1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流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每到汛期,监测湘江的流量是抗洪防汛的重要工作.
(1)如图所示,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    ,体积V=    (要求用S、v、t表示).根据流量的定义Q=V/t可得Q=v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与横截面积的乘积.

(2)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通过导管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待水流稳定后,比较图中1、2两处的流速,   处的流速较大;比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   管中的水面较高.

(3)打开水龙头后,只要水流不散开,就可以观察到水柱越来越细,如图所示.请你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流量不变)

(4)利用流量Q="v" S,请你设计一个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要求:
①列出主要的操作步骤;②说明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③写出出水速度的表达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实验--两个验证试验(可以配图说明)
(1)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小雨要验证“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3根长度相同横截面积均为0.5mm2的镍络合金丝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选用的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利用硬纸片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在瓶内灌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压紧后将瓶子倒置,水和纸都不会下落,说明___________。
(2)小明做了“会跳卡片”,卡片缚上橡皮筋后会向A面折叠,如图乙所示。将卡片在桌面上压平后松手,发现卡片跳起来了,实验中应将A面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放置,卡片上升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如图丙为小明利用硬纸片做成的机翼模型, 实验中当沿图示方向“吹风”时,“机翼”会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本实验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此装置除了可以用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还可用来说明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b)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                       ;实验中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直接放在瓶中的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仅改变拨动直尺的力度,塑料尺振动的      改变,则声音的      改变。(2)仅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振动的      改变,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 -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 - 2 甲所示。

(2)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 - 2 乙、丙、丁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

(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  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

(2)比较图 - 2 的乙与甲,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  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  作用,由此可见,声音与光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 20000 Hz   声波,生物医学上通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治疗。

来源:2018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按要求回答:

(1)图1: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      的关系.
(2)图2:抽气机不断地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3)图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4)图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      ,听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电铃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三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      不能传声,实验二表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实验三表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动幅度       ,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