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初中化学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Ⅱ.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下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

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                
写出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是            ,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该装置有何不妥?                
(3)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探究用500g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反应(填
“吸热”或“放热”)。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甲同学反应后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
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为
验证猜想,甲同学需测定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4)乙同学重复甲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所得试管中溶液pH大于7。发现实验与甲同学实
验不同的是,反应后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乙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性
物质。乙同学为验证猜想,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
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
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金属氯化物溶液pH值大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则氯化钾溶液显   性。
(6)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
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下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其中Ba的活动性最强,据此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除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   有关。

研究四:确定镁条的成分:
称取3.2g表面被氧化的镁条, 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0.2g。求:
(7)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共3分)
(8)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活氧彩漂
污渍爆炸盐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
或功能
清洗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碳酸钠

(1)我们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功能。
(2)清除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C.油渍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试管内壁残留的红色固体
(3)“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一反应了体现右图中        (选填①②③④)性质关系。

(4)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        点处(选填A、B、C)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5)①“活氧彩漂”可用于漂洗衣物、杀菌消毒等,原因是其有效成分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序号)。

②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医用消毒,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黄铜样品(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浩同学做了如下试验,往93.7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10g样品,并按时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
2
3
4
5
剩余固体质量 (g)
6.75
5
4
3.5
3.5

(1)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往溶液中加入合金样品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什么开始减少较快,而后逐渐减少较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下图所示)。

(1)溶液M含有的溶质是CaCl2     ;沉淀N的化学式是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称取该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150 g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样品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162.7 g。
(2)写出实验室检验反应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求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假如称量准确,通过计算得到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偏小,你认为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铁”的粉末,可能含有Fe 、Fe2O3  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称取23.2g放在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加热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共得到40g的碳酸钙固体。关于这包“铁” 的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有Fe 、Fe2O3Fe3O4三种
C.如果有Fe ,就一定有Fe2O3 D.如果有Fe2O3,就一定有Fe3O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 g。试计算
⑴生成氢气的质量        
⑵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Zn-65  H-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氧化物陶瓷着色,有时测定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含量。现将Fe2O3、CuO、Al2O3的混合物16克,与109.5克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

A.20% B.70% C.73.5% D.8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碳酸氢钠加热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取4.0g 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0.88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下图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
生成的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3)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A.13.6g B.13.4 g C.12 g D.11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现有Fe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东东同学为了分析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意:100g是Fe与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实验数据:
第①组,完全吸收气体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了66g;
第②组,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根据第①组数据,CO与Fe2O3,反应产生CO2           g。
(2)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多少?
(3)第②组数据W是        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100g、10%的稀盐酸,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10g的混合物,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指针保持平,则该混合物可能是

A.碳酸钠和碳酸钙 B.碳酸氢钠和碳酸镁
C.碳酸氢钾和碳酸钠 D.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