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选择题
初中化学

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A.1∶97 B. 1∶3 C. 3∶1 D.3∶9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M、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M、80克N固体中各加入150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只有N析出晶体
C.M、N均有晶体析出
D.M、N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可能含有氢元素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表中a的值为5.6            D.X只含碳元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
D.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硫化羰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是由碳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B.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D.该反应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物是混合物,生成物是纯净物
C.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质量/g
16
4
X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表中“x”值为0
D. 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提纯久置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D
分离CO2、CO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b物质可能是单质
C.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括号内是所用的药品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铁丝、银丝、硝酸铜溶液)
B.鉴别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D.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银粉(加入稀盐酸,洗涤,过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选择题